搜医药
首页 文章 问答 疾病
首页 > 健康资讯 > AI引导的STAR系统:为“无精症”男性带来生育新希望

AI引导的STAR系统:为“无精症”男性带来生育新希望

搜医药

发布于 2025-11-05 11:24:13    835次浏览

  在生殖医学领域,当医生告知一对夫妇“无精症”诊断时,往往意味着他们自然拥有孩子的机会几乎为零。对于这类患者,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睾丸穿刺取精或实验室人工搜寻精子,但这些方法不仅创伤性强、风险高,还常常以失败告终。手术可能引起炎症、血管损伤或睾酮水平下降,而人工搜索精子的过程则耗时长、费用高,成功率却极低。长期以来,“无精症”被认为是男性不育中最棘手的一类,许多患者最终不得不选择捐精或领养。

  AI助力生殖医学:哥伦比亚大学团队取得突破性成果

  2025年10月31日,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题为:

  “First clinical pregnancy following AI-based microfluidic sperm detection and recovery in non-obstructive azoospermia”。

1.png

  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人工智能(AI)与微流控技术结合的系统——STAR系统(Sperm Tracking and Recovery),能够在被判定为“无精症”的样本中,以极高的速度与精度识别出极其稀有的精子,并实现精准分离。这一创新技术帮助一位被确诊为无精症的男性成功找到仅有的两个活动精子,最终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实现了其妻子的成功妊娠。这是全球首例通过AI引导的精子检测系统实现临床怀孕的案例,标志着男性不育治疗迈入了新的里程碑。

  STAR系统:人工智能与微流控的完美结合

  STAR系统集成了高速成像技术、微流控芯片与深度学习算法,能在极短时间内从大量图像中识别出精子信号。

  运行原理:精液样本以约400μL/小时的速度流经微流控通道,高速摄像系统以每秒300帧的频率捕捉画面,深度学习模型实时分析每一帧图像以识别精子候选目标。

  智能筛选机制:系统引入“时间一致性过滤算法”,只有当一个对象在连续10帧图像中至少3帧被判定为精子时,才会被确认为有效精子。

  精准分离:检测到精子后,微流控门控机制会将其锁定在300纳升的空间中,随后转移至实验室进行单精子注射(ICSI)操作。

  该系统在全封闭、一次性使用的芯片环境中运行,最大限度地保障无菌状态,防止交叉污染和环境暴露,安全性极高。

  19年求子梦终成真:首例临床妊娠成功

  研究中,一对结婚近20年的夫妇成为STAR系统的首个临床受益者。

  男性:39岁,染色体及激素水平均正常,但双侧睾丸萎缩且伴微石症,曾多次尝试人工搜寻精子及两次穿刺手术,均收效甚微。

  女性:37岁,卵巢储备功能严重下降,曾在四家机构经历19次取卵,仅获得1枚可移植胚胎但未成功妊娠。

  在本次实验中,该男性提供的3.5毫升精液样本经人工检测仍未发现精子,但STAR系统在两小时内扫描了250万张图像,检测出7个精子,其中2个具有活性。研究人员利用这两个精子分别进行单精子注射,两个卵子均发育成可移植胚胎。三天后移植,13天后检测结果显示——这对夫妇迎来了19年来首次阳性妊娠信号,最终确认成功怀孕。

  技术优势:非侵入、安全、效率高

  与传统方法相比,STAR系统具备显著优势:

  非侵入性操作:无需手术穿刺取精,避免组织损伤;

  全自动识别与分选:人工干预少,结果客观、稳定;

  高效率与高精度:可在数小时内完成大样本扫描与精子识别;

  生物安全保障:一次性微流控芯片设计杜绝交叉感染风险。

  未来展望:AI开启男性不育治疗新时代

  虽然目前的临床成果仅为单一成功案例,但这一结果证明了AI引导的微流控技术在严重男性不育治疗中的可行性与突破性潜力。

  该研究为无精症患者开辟了全新的希望之路——从过去的“几乎不可能”,到如今“可能得子”的现实转变。研究团队表示,后续将启动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以验证STAR系统在更多患者中的有效性与稳定性。

  结语:从“无路可走”到“重燃希望”

  这项创新不仅是人工智能与生殖医学融合的典范,更是全球男性不育治疗史上的一次重要飞跃。

  STAR系统的诞生,让那些被“无精症”困扰多年的家庭看到了新的希望,也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打开了新的大门。未来,随着AI与生命科学的深度融合,更多“不可能”的生命奇迹或将成为现实。

温馨提示: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到医院就诊。
相关推荐 最新问答 健康资讯
  • 科兴三价流感疫苗扩龄获批,保护更多人群免受流感威胁

    2025-11-05 11:34:51
    科兴三价流感疫苗扩龄获批,保护更多人群免受流感威胁
  • “世界职业扇耳光大赛”引热议:专家警示——重击头部可致严重脑损伤

    2025-11-04 11:33:28
    “世界职业扇耳光大赛”引热议:专家警示——重击头部可致严重脑损伤
  • 瑞乐唐获批上市:中国首个自主研发口服三联降糖复方制剂诞生

    2025-11-04 10:57:17
    瑞乐唐获批上市:中国首个自主研发口服三联降糖复方制剂诞生
  • 抗抑郁药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新发现:或增加心动过缓风险,需警惕血压过度下降

    2025-11-03 10:38:08
    抗抑郁药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新发现:或增加心动过缓风险,需警惕血压过度下降
  • 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阿司匹林停用的研究进展

    2025-11-03 10:27:06
    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阿司匹林停用的研究进展
  • 抗HIV新药ADC118片获批临床 开启治疗新选择

    2025-11-01 11:30:29
    抗HIV新药ADC118片获批临床 开启治疗新选择
  • 湖北广辰药业首获利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上市批准,填补国内空白

    2025-11-01 10:56:14
    湖北广辰药业首获利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上市批准,填补国内空白
  • 双酚A:你日常接触的隐形危害

    2025-10-31 10:54:16
    双酚A:你日常接触的隐形危害
  • 加工食品中的氢化脂肪或扰乱身体生物钟

    2025-10-31 10:30:02
    加工食品中的氢化脂肪或扰乱身体生物钟
  • 秋冬降温“拉肚子”高发,专家提醒:防寒与调养同样重要

    2025-10-29 11:22:36
    秋冬降温“拉肚子”高发,专家提醒:防寒与调养同样重要

点击查看更多>
  • 科兴三价流感疫苗扩龄获批,保护更多人群免受流感威胁

    2025-11-05 11:34:51
    科兴三价流感疫苗扩龄获批,保护更多人群免受流感威胁
  • AI引导的STAR系统:为“无精症”男性带来生育新希望

    2025-11-05 11:24:13
    AI引导的STAR系统:为“无精症”男性带来生育新希望
  • “世界职业扇耳光大赛”引热议:专家警示——重击头部可致严重脑损伤

    2025-11-04 11:33:28
    “世界职业扇耳光大赛”引热议:专家警示——重击头部可致严重脑损伤
  • 瑞乐唐获批上市:中国首个自主研发口服三联降糖复方制剂诞生

    2025-11-04 10:57:17
    瑞乐唐获批上市:中国首个自主研发口服三联降糖复方制剂诞生
  • 抗抑郁药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新发现:或增加心动过缓风险,需警惕血压过度下降

    2025-11-03 10:38:08
    抗抑郁药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新发现:或增加心动过缓风险,需警惕血压过度下降

点击查看更多>
  • 登革热会影响血压吗

    回答: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该病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症状包括高热、头痛、关节和肌肉疼痛、皮疹等。在某些情况下,登革热可能会引发严重并发症,如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症,这些均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重大威胁。 登革热与血压的关系 1. 脱水与血压变化: 登革热的一个主要风险是脱水,尤其是在出现高烧和大量出汗的情况下。在脱水状态下,血容量减少,可能导致血压降低。这种低血压在严重病例中尤为明显,可能会导致休克,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状态。 2. 炎症反应: 登革病毒感染会引发机体的炎症反应,带来多种生理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包括血压的调节机制。一些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进而影响循环系统的功能。 3. 合并症影响: 登革热患者如果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或糖尿病,可能会在感染后出现血压波动。这是因为感染导致的生理压力可能会加重这些基础疾病的病程,同时使血压控制变得更加复杂。 监测与管理血压 对于登革热患者来说,监测血压至关重要。医务人员通常会在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查病人的血压,特别是在患者表现出脱水或出现严重病症时。 1. 补液治疗: 对于脱水的患者,及时的补液治疗是关键,可以通过静脉输液来恢复血容量,帮助血压回到正常水平。 2. 药物管理: 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使用药物来帮助调节血压,例如,在严重低血压的情况下,可能会使用升压药物。这需要在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并发症。 结论 总体来说,登革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血压,尤其是在严重病例中。及早识别症状、及时就医和合理的治疗策略对于防止血压异常及相关并发症至关重要。如果您怀疑自己感染了登革热,或经历了与之相关的症状,建议尽快寻求医疗帮助,以便获得适当的评估和治疗。
  • 艾滋病患者如何提高生活质量?

    回答:艾滋病(HIV/AIDS)是一种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深远影响的病毒性疾病。尽管目前没有根治艾滋病的方法,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HIV阳性患者能够通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过上健康而充实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不仅仅依赖于医疗措施,还有很多其他方面可以帮助患者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1. 积极接受医学治疗 首先,定期进行医学检查和接受抗病毒治疗(ART)是艾滋病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ART能够有效抑制病毒载量,使患者的免疫系统保持稳健,降低传播风险。患者应与医生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自己的病情,遵循治疗方案,并按时服药。 2. 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艾滋病患者尤为重要。均衡的饮食、适度的锻炼和充足的睡眠都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建议患者多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避免过多的糖分和脂肪。此外,定期进行锻炼,如散步、游泳或瑜伽,能有效改善心理和身体状况。 3. 心理支持 心理健康对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样重要。由于社会 stigma 和自我歧视,许多患者可能会面临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因此,寻求心理咨询和支持非常必要。患者可以加入支持小组,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和感受,互相支持,减轻孤独感。同时,心理治疗师的专业指导也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困扰。 4. 教育与信息 获取准确的疾病信息和教育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步骤。患者应主动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包括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最新的治疗进展。很多地方也提供有关艾滋病的讲座和讲习班,患者可以通过这些途径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从而消除误解和恐惧。 5. 社交和社区参与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和社区服务能够显著提升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关系,参与社交活动,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支持网络,提升自我价值感。同时,参与志愿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让患者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并改善心理健康。 6. 遵循医疗建议 艾滋病患者在生活中要关注自身的健康变化,对于任何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和检测,可以让患者更好地掌握自身的健康状况,避免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结语 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从医学、心理、社交等多个方面着手。尽管生活中会面临许多挑战,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理态度,患者完全能够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社会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支持,让每一个艾滋病患者都能够在尊重与理解中生活。
  • 尿路上皮癌的治疗效果如何评估

    回答: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 UC)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主要影响膀胱、肾盂和尿道等部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尿路上皮癌的治疗手段不断丰富,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等。在临床实践中,评估治疗效果不仅有助于指导后续治疗方案选择,也能为患者预后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将探讨尿路上皮癌治疗效果的评估方法和指标。 评估方法 1. 影像学评估 影像学检查是评估尿路上皮癌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包括: CT扫描:常用于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能够在治疗前后进行对比,判断肿瘤的反应情况。 MRI:可提供更为清晰的软组织成像,特别适用于评估肾脏及邻近结构的情况。 超声检查:在某些情况下可快速评估膀胱内肿瘤的变化及排尿情况。 PET-CT:可用于判断肿瘤的代谢活性,评估是否存在转移。 2. 临床症状评估 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变化也是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包括: 排尿症状:如尿频、尿急、血尿等的改善程度。 全身状态:评估患者的体力状况,疲劳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 3. 实验室检查 肿瘤标记物:如尿液中NMP22、UroVysion等标记物的检测,可以帮助监测肿瘤的活动状况。 病理学评估:术后病理检查可以评价肿瘤的分级和分期,为后续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4. 随访 尿路上皮癌患者通常需要定期随访,通过结合影像学、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在发现复发或转移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评估指标 1. 反应率 根据国际统一的评估标准(如RECIST标准),可将治疗反应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这些指标可以为临床决策提供量化依据。 2. 生存率 生存率是评估尿路上皮癌治疗效果的另一重要指标。通常包括: 无进展生存期(PFS):患者在治疗后无疾病进展的时间。 总生存期(OS):从诊断到患者死亡的时间,可以反映治疗的长期效果。 3. 生活质量 评估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是现代肿瘤治疗中越来越重视的一个方面。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患者关于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帮助医生更全面地评估治疗效果。 结论 尿路上皮癌的治疗效果评估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结合影像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随访结果。通过多角度的评估,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决策,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在未来的研究中,新的生物标记物及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出现,或将为尿路上皮癌的治疗效果评估提供更为精准的工具和方法。
  • 低血压能喝果汁吗

    回答:低血压,即血压低于正常范围,常常会引起一些不适症状,如头晕、乏力、恶心等。许多人在怀疑自己低血压时,会思考饮食对自己身体状况的影响,特别是果汁这一健康饮品。那么,低血压的人能喝果汁吗?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1. 果汁的营养成分 果汁,尤其是鲜榨的果汁,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等营养素。常见的水果如橙子、苹果、葡萄和柠檬等,不仅口感鲜美,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钾和纤维素等。有些水果的汁液还能帮助提升人体的免疫力,增强身体抵抗力。 2. 低血压与饮食的关系 低血压患者在饮食方面需格外注意,一些食物可能对血压有直接影响。例如,含盐量较高的食物能够帮助增加血容量,从而提升血压;而高糖分的食物可能导致血糖波动,从而影响血压。因此,在饮食中选择合适的食物是非常重要的。 3. 果汁对低血压的影响 一般来说,低血压患者可以适量饮用果汁,但选择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低糖的果汁:高糖分的果汁可能导致血糖快速升高后又迅速下降,从而引发低血压症状。因此,尽量选择不加糖的鲜榨果汁,或是稀释的果汁。 注意水果的选择:一些水果,如香蕉、橙子和西瓜等,富含钾,有助于身体保持水分和正常血压,而含钠较高的果汁(例如某些蔬果汁混合饮品)可能更有助于升高血压。 适量饮用:果汁虽然营养,但也应适量,过量饮用可能导致热量摄入过高,进而影响体重和代谢。 4. 饮用建议 对于低血压患者,果汁可以作为一种有营养的饮品,但应 搭配食物:饮用果汁时,可以搭配一些富含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的食物,例如坚果或酸奶,以帮助稳定血糖。 观察身体反应:每个人对食物的反应不同,饮用果汁后应观察身体变化,如感到不适,则应减少或停止饮用。 咨询专业人士:如有严重低血压症状,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或营养师,获得专业意见和 Ernährung-建议。 结论 整体而言,低血压患者可以适量饮用果汁,但选择和饮用方式需谨慎。在日常饮食中,保持均衡的营养搭配,适量增加盐分和液体摄入,能够有效改善低血压的症状。如果有疑虑,最好还是向医生咨询,以制定最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案。
  • 便秘怎么治愈

    回答:便秘是指排便频率减少,粪便干燥、坚硬,排便时困难等症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便秘通常表现为每周排便少于三次,并伴有上述症状。便秘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肛裂、痔疮等肛肠疾病。下面是一些治疗和缓解便秘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1. 改善饮食习惯 增加纤维素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以帮助软化粪便,促进肠道蠕动。建议每天摄入25-30克纤维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有全谷物、豆类、蔬菜和水果等。 多喝水:足够的水分摄入对保持正常的排便非常重要。建议每天饮水量达到1500-2000毫升,尤其是在食用高纤维食物时更应增加水分摄入。 定时用餐:养成规律用餐习惯,刺激肠道的蠕动,同时避免过量进食,防止消化不良。 2. 规律运动 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促进肠道蠕动,帮助缓解便秘。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此外,瑜伽和一些柔韧性训练也对便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定时排便:每天定时上厕所,有助于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建议在早上起床后和餐后尝试排便,通常在进食后30分钟到1小时,这段时间肠道活动增强。 不要抑制排便:如果有便意,应及时上厕所,不要习惯性忍耐,以免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 放松心情:排便时保持放松的状态,避免紧张和焦虑,可以试着深呼吸,缓解压力。 4. 使用药物 在饮食和运动无法改善便秘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一些药物与补充剂,但需遵循医师的建议。常用的便秘药物包括: 泻药:如聚乙二醇、乳果糖等,可以帮助软化粪便,促进排便。 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有助于改善消化和排便。 润肠剂:如矿物油,可以帮助润滑肠道,减少排便时的痛苦。 5.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便秘症状持续存在,或者伴随腹痛、呕吐、体重减轻等严重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医生可以通过专业检查找出潜在的病因,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小结 便秘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改善饮食习惯、增加锻炼、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都是重要措施。若自行调理无效,请务必寻求医生的帮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有效预防和缓解便秘,改善生活质量。希望本文能对你有所帮助!
  • 甲状腺癌患者如何判断是否复发

    回答: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肿瘤之一,尽管大多数患者在经过适当治疗后预后良好,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可能面临复发的风险。了解甲状腺癌复发的迹象和监测方法,对于患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甲状腺癌患者如何判断是否复发。 1. 了解复发的类型 甲状腺癌的复发通常可以分为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局部复发:肿瘤在治疗后的同一区域或邻近区域再次生长。 远处转移:肿瘤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传播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如肺、骨骼或淋巴结。 2. 常见的复发症状 虽然很多甲状腺癌复发的患者可能没有明确的症状,但一些迹象可能提示需要进一步评估: 颈部肿块:在手术区域或周围发现新的肿块。 声音变化:声音沙哑或变化,持续时间超过几周。 吞咽困难:感觉咽喉或食道有压迫感。 呼吸困难:感到呼吸急促或困难,尤其是在平静时。 持续的颈痛:无明显原因的颈部持续疼痛。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尽快就医,以排除复发的可能。 3. 定期监测与随访 对于甲状腺癌患者,定期的随访与检查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监测方法: 甲状腺功能检测:检查甲状腺刺激激素(TSH)和甲状腺激素水平,以评估甲状腺的功能状态。 肿瘤标志物检测:如检测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对于某些类型的甲状腺癌,Tg是一种重要的复发指标,Tg水平的上升可能提示复发。 影像学检查:根据医生的建议,可能会进行超声检查、CT扫描、MRI或PET-CT等影像学检查,以帮助发现潜在的复发。 4. 生活方式与自我管理 甲状腺癌患者在监测复发的过程中,健康的生活方式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包括: 均衡饮食:尽量摄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增强免疫力。 适度运动:保持适度的锻炼,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定期复诊: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检查和随访。 5. 心理支持与咨询 甲状腺癌的复发不仅影响生理健康,也对心理状态造成压力。患者应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参加支持小组或咨询专业人士,以应对焦虑和不安。 结论 甲状腺癌患者在治疗后,了解复发的迹象和监测方法至关重要。定期检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倾听身体的变化,并与医疗团队保持良好的沟通,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潜在的复发风险。及时的发现与干预将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点击查看更多>
看科普 查疾病 问医生 找专家 网站地图
搜医药
您身边的搜药助手
Copyright @ 2024 搜医药 粤ICP备202107024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粤)-非经营性-2021-0532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