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成为乙酸“补给站”,推动肝癌转移新机制揭晓

乙酰辅酶A(acetyl-CoA)是肿瘤细胞代谢中的核心分子,其水平升高被视为促进癌症转移的重要特征之一。为了维持高浓度的乙酰辅酶A,癌细胞通常会增强乙酸的摄取与利用,从而驱动肿瘤的生长与扩散。然而,乙酸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真正来源长期未明。
2025年10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鲁明团队携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钦伦秀、朱文伟团队在《Nature Metabolism》上发表了题为《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serve as an acetate reservoir to driv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etastasis》的研究论文。研究首次揭示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是乙酸的重要“供应者”,通过推动肝癌细胞乙酰辅酶A的生成,加速肝细胞癌(HCC)转移。
“乳酸-脂质过氧化-乙酸”通路:TAM与HCC的代谢共生链
该研究发现,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与肝癌细胞之间存在一种代谢共生关系。
在肝癌的微环境中,HCC细胞会分泌大量乳酸,这些乳酸可刺激TAM活化其内部的脂质过氧化-ALDH2通路。这一过程促使TAM生成并分泌乙酸,而HCC细胞则“回收”这些乙酸,用于合成乙酰辅酶A,进而增强迁移和转移能力。
研究团队进一步证实,当通过抑制TAM中的ALDH2或阻断脂质过氧化过程时,HCC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下降。这一发现揭示了乙酸供应链的关键节点,也为肿瘤转移的代谢机制提供了新解释。
动物实验验证:阻断TAM乙酸来源可抑制肝癌转移
在小鼠原位肝癌模型中,研究人员敲除了TAM中的ALDH2基因,结果显示:HCC细胞的乙酸水平明显降低,肺部转移显著减少。这一实验结果从体内层面证实,TAM是乙酸供应的重要“代谢来源”,其分泌的乙酸直接助推了肝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
从代谢竞争到代谢合作:肿瘤微环境研究的新方向
传统观点认为,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在微环境中是竞争关系,争夺营养与氧气。然而,本研究提出了新的代谢互助模型——肝癌细胞通过乳酸“指挥”TAM代谢重编程,让后者成为乙酸供体。
这一“乳酸—脂质过氧化—乙酸”新通路不仅揭示了代谢层面的信号互作,也为抗肿瘤治疗提供了全新的干预靶点。
结语:锁定TAM乙酸代谢,或成抑制肝癌转移新策略
本研究首次明确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作为乙酸储库的关键角色,系统揭示了HCC转移背后的代谢协作机制。
通过靶向TAM中的ALDH2通路或脂质过氧化环节,有望削弱乙酸供应,从而降低乙酰辅酶A水平,抑制肿瘤转移。
这一成果不仅深化了人们对肝癌代谢微环境的理解,也为开发新型代谢干预疗法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未来肝癌转移防控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