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H-1:瞄准HDAC1的新型抑制剂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带来新突破

前列腺癌一直是男性健康的重要威胁,尤其当病情发展至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阶段后,治疗难度显著上升。约有20%至30%的患者在接受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后两年内会出现耐药,导致疾病进展,而传统化疗效果有限、耐药风险高。因此,研究者们正在寻找新的分子靶点与治疗思路。其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因在近七成CRPC患者中高表达,成为重点研究方向。
靶向HDAC1:ZJH-1展现高选择性与强结合能力
近期发表于《Chemico-Biological Interactions》的研究《The novel selective HDAC1 inhibitor ZJH-1 exhibits potent antitumor activity in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potentially involving HSP90AA1》报道了一种全新的HDAC1选择性抑制剂——ZJH-1。
研究结果显示,ZJH-1对HDAC1具有极高专一性:在PC3前列腺癌细胞中,其能让HDAC1催化活性下降68%,而对HDAC2、HDAC3、HDAC8等同家族成员几乎无影响。分子对接分析表明,ZJH-1与HDAC1结合紧密(结合自由能为-9.5 kcal/mol),主要依靠氢键和疏水作用稳定结合在其活性位点。此外,它不会改变HDAC1的蛋白表达量,仅抑制其功能活性,从而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不良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ZJH-1能显著提高组蛋白H3在K9和K27位点的乙酰化水平,为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提供了表观遗传学基础。
强效抑癌:低浓度即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与生长
在细胞实验中,ZJH-1对PC3细胞展现出极高的杀伤力,仅需65 nM即可达到半数抑制浓度(IC₅₀)。在患者来源异种移植类器官(PDXO)模型中,尽管模型更接近临床环境且耐药性更强,ZJH-1仍保持显著活性(IC₅₀=345 nM),高浓度时甚至能破坏类器官结构,显示出强大的细胞毒效应。
集落形成实验进一步证实了其抑癌潜力——仅80 nM的浓度即可抑制超过90%的肿瘤集落生成。与此同时,ZJH-1通过下调Cyclin D1,使癌细胞阻滞在G1期,阻断其增殖。
多路径抗癌:诱导凋亡与抑制转移并行
ZJH-1不仅能“阻生长”,还能“促凋亡”。研究发现,在20 nM剂量下,癌细胞凋亡率比对照组增加1.3倍,而80 nM剂量时提升至6.6倍。伴随这一过程,促凋亡蛋白Bax与Cleaved-caspase 3显著上调,而抗凋亡蛋白Bcl-2下调,说明ZJH-1可有效启动癌细胞的内源性凋亡机制。
在抑制转移方面,ZJH-1同样表现出色。针对高侵袭性的PC3M细胞,ZJH-1能在24小时内显著减缓迁移速度;Transwell实验中,40 nM剂量即可减少一半的侵袭细胞,80 nM时下降至对照组的1/8。分子机制显示,ZJH-1可抑制MMP-2、MMP-9活性,并通过上调E-钙粘蛋白、下调波形蛋白逆转EMT过程,从根源上削弱转移潜能。
新机制揭示:ZJH-1调控HSP90AA1信号轴增强疗效
研究者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分析发现,HSP90AA1是ZJH-1的潜在关键作用靶点。该蛋白在前列腺癌中常见高表达,与肿瘤进展及耐药密切相关。实验验证显示,ZJH-1与HSP90AA1结合稳定(结合自由能-8.3 kcal/mol),同时可上调其上游抑制因子DAB2IP,形成“DAB2IP↑—HSP90AA1↓”的调控轴,进一步抑制肿瘤生长。
动物实验验证:高效低毒,安全性优异
在PC3细胞异种移植小鼠模型中,每日腹腔注射ZJH-1(20 mg/kg)可使肿瘤体积减少约75%,肿瘤重量显著下降。更令人鼓舞的是,受试小鼠体重稳步上升,无明显毒副反应。组织切片显示,药物组肿瘤坏死范围更大、炎症细胞浸润更少。免疫组化结果也证实了DAB2IP上调和HSP90AA1下调的一致性。
结语:ZJH-1有望成为CRPC治疗的新一代精准武器
从分子机制到体内验证,ZJH-1展现出多层次、强靶向、低毒性的抗肿瘤潜力。它通过精准抑制HDAC1活性,调控组蛋白乙酰化与HSP90AA1信号通路,从增殖、凋亡、转移等多个环节全面阻断CRPC发展。
未来,随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推进,ZJH-1有望成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新型靶向治疗药物,为难治性前列腺癌患者带来新的生存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