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医药
首页 文章 问答 疾病
首页 > 健康资讯 > 每天两勺橄榄油,或许能帮你“瘦腰”又护心

每天两勺橄榄油,或许能帮你“瘦腰”又护心

搜医药

发布于 2025-10-15 11:49:07    1170次浏览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烦恼——肚子上的赘肉总也减不下去。其实,腹部脂肪并非只是影响体型的问题,它还可能悄悄扰乱代谢,增加患心血管病、2型糖尿病,甚至癌症的风险。

  科学研究发现,腹部肥胖会诱发体内慢性炎症反应,是多种慢病的“温床”。而在诸多饮食干预方案中,地中海饮食因对心血管和代谢健康的保护作用而备受推崇,尤其是其中的“明星选手”——特级初榨橄榄油(EVOO)。

  Front Nutr 最新研究:橄榄油与“小肚腩”的秘密

  近日,《Frontiers in Nutrition》期刊发表了一项基于 16273名成年受试者 的大型研究,首次系统分析了特级初榨橄榄油摄入与腹部肥胖的关联,为日常膳食“该怎么吃油”提供了科学依据。

1 (2).png

  研究团队根据每周EVOO摄入量,将参与者分为三组:

  “偶尔吃”(少于3天)

  “经常吃”(3~5天)

  “天天吃”(≥6天)

  并收集了他们的BMI、腰围、饮食模式及Chrono地中海饮食评分(CMDS)。结果显示,吃油频率越高,腰围越小、BMI越低,整体饮食质量也越好。

  天天吃橄榄油的人,腰围明显更小

  数据显示,“天天吃”组的平均BMI仅为 24.7 kg/m²,明显低于“偶尔吃”组的 26.6 kg/m²;平均腰围仅 89.1 cm,而不规律摄入者的腰围普遍超过 96 cm。

  这一趋势在男女中都一致存在(p均<0.0001),说明规律摄入EVOO对控制腹部脂肪确实有效。

  更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不完全遵循地中海饮食,单靠规律摄入橄榄油也能独立降低腰围。统计分析发现,EVOO的作用途径分为两种:

  约 61.9% 的效果来源于改善整体饮食结构(通过提高CMDS评分)。

  其余部分则是橄榄油自身的直接代谢调节效应。

  吃得越规律,肥胖风险越低

  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及饮食质量等因素后,研究结果依然显示:

  与“天天吃EVOO”的人相比,“偶尔或经常吃”的人腹部肥胖风险高出约5倍(风险比5.1,95%置信区间3.3–6.8,p<0.0001)。

  这意味着,规律摄入橄榄油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控脂策略,尤其对中年人而言,或能起到防止“发福”的作用。

  橄榄油为何如此神奇?

  EVOO的“瘦腰”秘密藏在成分里。它富含 油酸(占总脂肪酸49%~83%),能改善脂质代谢,减少炎症因子释放;

  同时含有丰富的 多酚类抗氧化物质,如羟基酪醇、橄榄苦素等,能缓解氧化应激、提升胰岛素敏感性,从根本上优化能量利用效率。

  多项Meta分析已证实,橄榄油可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这也是其帮助减少腹部脂肪的关键机制之一。

  每天两勺,让健康“润”进生活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项研究带来的启示非常实用:

  不必严格执行复杂的地中海饮食,只要每天 摄入约25克(约2勺)特级初榨橄榄油,就能获得明显的代谢改善。

  实用建议:

  沙拉拌EVOO,替代沙拉酱;

  烹饪时用橄榄油替换黄油或人造黄油;

  注意选择冷压特级初榨橄榄油,避免高温久炸。

  健康从来不是突击式的改变,而是把正确的选择融入日常一餐一饭中。每天的两勺橄榄油,或许就是“吃出来的瘦腰秘籍”。

温馨提示: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到医院就诊。
相关推荐 最新问答 健康资讯
  • Elecsys pTau181试剂获FDA批准,助力基层早筛阿尔茨海默病

    2025-10-15 11:38:12
    Elecsys pTau181试剂获FDA批准,助力基层早筛阿尔茨海默病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团队开发多价纳米药物A40-POs:修复血脑屏障助力阿尔茨海默病治疗

    2025-10-14 11:31:24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团队开发多价纳米药物A40-POs:修复血脑屏障助力阿尔茨海默病治疗
  • 哈佛团队发现房颤新机制:B细胞产生自身抗体或为关键诱因

    2025-10-14 10:56:07
    哈佛团队发现房颤新机制:B细胞产生自身抗体或为关键诱因
  • 揭示慢性疼痛的“总开关”:大脑的神经调控机制

    2025-10-11 10:34:32
    揭示慢性疼痛的“总开关”:大脑的神经调控机制
  • 再生元PD-1抑制剂Libtayo获FDA批准用于高复发风险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辅助治疗

    2025-10-11 10:32:47
    再生元PD-1抑制剂Libtayo获FDA批准用于高复发风险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辅助治疗
  • 肠道细菌L. bacterium及其代谢产物丙酸盐对肾透明细胞癌进程的抑制作用

    2025-10-10 11:36:04
    肠道细菌L. bacterium及其代谢产物丙酸盐对肾透明细胞癌进程的抑制作用
  • 三迭纪首款3D打印药物T20j申报上市 开启药品制造新篇章

    2025-10-10 11:26:17
    三迭纪首款3D打印药物T20j申报上市 开启药品制造新篇章
  • 复旦大学揭示肺腺癌铁死亡抵抗机制 提出基于铁死亡的治疗新方法

    2025-10-09 10:57:17
    复旦大学揭示肺腺癌铁死亡抵抗机制 提出基于铁死亡的治疗新方法
  • 华奥泰生物瑞西奇拜单抗申报上市 目标罕见病GPP治疗领域

    2025-10-09 10:42:22
    华奥泰生物瑞西奇拜单抗申报上市 目标罕见病GPP治疗领域
  • 乳腺癌脑转移研究新突破:小胶质细胞TBK1信号通路成为治疗关键

    2025-09-23 10:38:13
    乳腺癌脑转移研究新突破:小胶质细胞TBK1信号通路成为治疗关键

点击查看更多>
  • 每天两勺橄榄油,或许能帮你“瘦腰”又护心

    2025-10-15 11:49:07
    每天两勺橄榄油,或许能帮你“瘦腰”又护心
  • Elecsys pTau181试剂获FDA批准,助力基层早筛阿尔茨海默病

    2025-10-15 11:38:12
    Elecsys pTau181试剂获FDA批准,助力基层早筛阿尔茨海默病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团队开发多价纳米药物A40-POs:修复血脑屏障助力阿尔茨海默病治疗

    2025-10-14 11:31:24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团队开发多价纳米药物A40-POs:修复血脑屏障助力阿尔茨海默病治疗
  • 哈佛团队发现房颤新机制:B细胞产生自身抗体或为关键诱因

    2025-10-14 10:56:07
    哈佛团队发现房颤新机制:B细胞产生自身抗体或为关键诱因
  • 揭示慢性疼痛的“总开关”:大脑的神经调控机制

    2025-10-11 10:34:32
    揭示慢性疼痛的“总开关”:大脑的神经调控机制

点击查看更多>
  • 胸膜间皮瘤如何通过手术改善生存率

    回答:胸膜间皮瘤是一种罕见但致命的癌症,主要由石棉暴露引起,通常影响胸膜——包裹肺部的薄膜。这种病症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常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导致治疗难度加大。手术治疗被认为是改善胸膜间皮瘤患者生存率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将探讨手术在胸膜间皮瘤中的作用,及其如何影响患者的预后。 1. 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胸膜间皮瘤的手术治疗通常适用于早期阶段的患者,尤其是那些没有明显转移的局限性病变。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健康状况,手术的类型可以包括: 肿瘤切除术:即将肿瘤及其周围组织进行切除,旨在完全去除肿瘤,减少复发风险。 肺叶切除术:在疾病影响一个肺叶的情况下,可以切除受影响的肺叶,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机会。 胸膜剥离术:在胸膜受累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剥离胸膜,减轻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 在手术前,医生通常会通过影像学检查和生物标志物分析来评估肿瘤的生长程度及其可切除性。 2. 手术的生存率改善 多项研究显示,接受手术治疗的胸膜间皮瘤患者,其生存率普遍高于仅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手术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改善生存率: 肿瘤负荷减少:通过有效切除肿瘤,手术可以显著减少体内的肿瘤负荷,从而降低癌症对身体的影响。 改善症状:手术能够减轻由于肿瘤压迫引起的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后续治疗提供良好基础。 辅助治疗的整合:手术后,患者可以接受化疗或放疗等辅助治疗,从而进一步控制病情,提高生存率。 3. 手术风险与挑战 尽管手术在改善生存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也伴随一定的风险和挑战。胸膜间皮瘤患者因长期身体状况欠佳以及潜在的合并症,手术后的并发症风险增加。此外,手术后复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此,术后定期随访和监测至关重要。 4. 结论 总的来说,手术治疗在胸膜间皮瘤的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有效的肿瘤切除,患者能够获得显著的生存率改善,并提升生活质量。为了实现最佳治疗效果,患者在选择手术前应与医生充分讨论可能的风险和收益,并结合个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治疗计划。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手术方法和辅助治疗手段不断涌现,未来胸膜间皮瘤患者的生存预后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
  • 小儿营养不良能吃哪些补品

    回答:小儿营养不良是指因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或不均衡,导致儿童的生长发育、免疫力和整体健康受到影响的一种状态。面对这个问题,适当的补品可能有助于改善孩子的营养状况。但重要的是,这些补品应该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和有效。以下是一些适合小儿营养不良的常见补品。 1. 乳制品补品 牛奶、酸奶和奶粉是富含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能够帮助儿童的骨骼和肌肉发育。特别是全脂牛奶,对于一些需要增加体重的儿童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 蛋白质补充剂 如果孩子的饮食中缺乏蛋白质,适当的蛋白质补充剂,比如蛋白粉、豆腐或鱼肉提取物,能够帮助满足他们的需求。蛋白质对于生长和修复体内组织是不可或缺的。 3. 多种维生素 多种维生素补品可以帮助提供身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选择专为儿童设计的产品,这些补品通常会包含维生素A、C、D、E,以及B族维生素等重要成分,能够支持儿童的免疫系统和整体健康。 4. 铁剂 铁是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重要矿物质,缺铁可能导致贫血。对于偏食或饮食不均衡的孩子,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补充铁剂。食物中的铁来源主要为红肉、家禽、鱼类、豆类及强化谷物等。 5. 鱼油或Omega-3补品 Omega-3脂肪酸对大脑发育和认知功能至关重要。鱼油补品或富含Omega-3的植物油(如亚麻籽油)可以作为补充。对于不爱吃鱼的孩子,补充鱼油可能有所帮助。 6. 益生菌 益生菌有助于改善肠道健康,促进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特别是对于容易腹泻、便秘或肠道问题的儿童,适当的益生菌补品可以起到保护肠道、促进健康的作用。 7. 钙补充剂 如果孩子的饮食中缺乏奶制品,钙补充剂可能是必要的。钙对骨骼和牙齿的发育至关重要,强化钙的补充有助于预防骨骼发育不良。 温馨提示 在考虑任何补品之前,最好先咨询专业的医生或营养师。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饮食需求可能会因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及生活方式而异。补品不能替代均衡的饮食,鼓励孩子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食物是改善营养不良的根本方案。同时,保持定期的体重和成长监测,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
  • 肺真菌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回答:肺真菌病(Pulmonary fungal diseases)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常见的病原体包括曲霉、隐球菌、真菌性肺炎等。由于肺真菌病的症状与细菌性肺炎以及其他肺部疾病相似,因此早期诊断和准确诊断至关重要。以下是肺真菌病的诊断标准和方法。 一、临床症状 肺真菌病的临床表现多样,患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1. 咳嗽:持续性咳嗽,可能伴有痰。 2. 呼吸困难:轻度至重度的呼吸困难,尤其在运动时加重。 3. 胸痛:可能出现胸部不适或痛感。 4. 发热:体温升高,可能表现为低热或高热。 5. 乏力和体重减轻:长期感染可能导致全身乏力和明显的体重下降。 二、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肺真菌病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检查包括: 1. 胸部X光片:可见肺部阴影、浸润或块状阴影。 2. CT扫描:CT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如肺结节、空洞形成或磨玻璃样阴影。 三、实验室检查 1. 痰液检查:通过痰液涂片和培养来寻找真菌。痰液中可发现真菌的特征性细胞或孢子。 2. 血清学检验:检测血清中的真菌抗原(如β-1,3-D-葡聚糖)或抗体。例如,隐球菌抗原检测在诊断隐球菌感染中尤为重要。 3. 支气管镜检查: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支气管镜检查,以获取下呼吸道的样本进行真菌培养。 四、组织活检 在病情复杂或难以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肺部活检,通过组织学检查直接观察真菌的存在。这种方法在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中尤其重要。 五、免疫功能评估 由于肺真菌病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因此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也很重要。慢性病、糖尿病、HIV感染、癌症患者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肺真菌病。 结论 肺真菌病的诊断是多方面的,既需要临床症状的综合分析,又需要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的辅助。医生在做出诊断时,需要考虑患者的病史、基础疾病及免疫状态,以及在必要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准确的诊断对肺真菌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影响。
  • 宫颈息肉的症状如何缓解

    回答:宫颈息肉是指在宫颈内膜上生长的良性肿瘤,多与女性的激素水平、慢性炎症等因素有关。宫颈息肉通常是无症状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可能导致一些不适的症状。了解宫颈息肉的症状及其缓解方法,对女性的健康非常重要。 宫颈息肉的常见症状 1. 阴道出血:这是宫颈息肉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能表现为性交后出血或月经周期外的出血。 2. 白带异常:可能伴随有异常的阴道分泌物,通常呈现为白色或黄色,可能带有异味。 3. 盆腔疼痛:某些女性可能会感到下腹部或盆腔的不适或疼痛,尤其在月经期间或性交时更为明显。 4. 尿频或尿急:有些女性可能会感到尿频或尿急,尤其是息肉较大时,可能对膀胱造成压迫。 宫颈息肉的缓解方法 虽然宫颈息肉有时需要通过手术去除,但在症状比较轻微或医生建议观察的情况下,以下方法有助于缓解症状: 1.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天保持外阴部位的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护产品,减少感染风险。 2. 定期监测: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监测息肉的变化。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及时就医。 3. 饮食调理:均衡摄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增强身体免疫力。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物,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4. 适量运动:适当的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整体健康水平,缓解因息肉导致的不适感。 5. 使用止痛药:如果有明显的疼痛或不适,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处方的止痛药,如布洛芬等,缓解症状。 6. 心理疏导:了解病情,保持积极心态,适时与家人或朋友交流,减轻心理负担。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 阴道出血量较多,持续时间较长。 出现严重的腹痛或不适。 白带异常伴有异味,推测可能为感染。 有其他不明原因的症状伴随。 宫颈息肉虽然通常是良性的,但一旦出现症状,及时的诊断和适当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关注自身健康,从而有效预防和管理宫颈息肉的问题。
  • 黄褐斑如何护理

    回答:黄褐斑,又称为肝斑或雀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色素沉着现象,通常表现为脸部、手背等暴露部位出现褐色或淡褐色的斑点。黄褐斑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紫外线照射、荷尔蒙变化、药物使用等。尽管黄褐斑对健康没有直接危害,但对于爱美人士来说,它可能会影响个人形象和自信心。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黄褐斑护理方法,帮助您减轻其影响。 1. 防晒是关键 紫外线是造成黄褐斑加重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有效预防和减轻黄褐斑,日常防晒显得尤为重要。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防晒霜,SPF值推荐在30以上,并确保在外出前15-30分钟涂抹,具体措施包括: 避免在日照强烈的时段(通常是10:00-16:00)进行户外活动。 使用宽边帽、太阳镜和遮阳伞等物品,尽量避免直接阳光照射。 2. 注重饮食和营养 合理的饮食有助于维持皮肤健康,减轻黄褐斑的生成。建议: 增加维生素C、维生素E和锌等营养成分的摄入,这些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改善皮肤状况。 多吃水果和蔬菜,如柑橘类、莓类、胡萝卜等,这些食物富含抗氧化剂,能帮助减轻色素沉着。 减少高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保持身体的良好代谢。 3. 选择合适的护肤品 在日常护肤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美白和淡斑效果的护肤品,常见成分包括: 熊果苷:具有良好的美白效果,可以有效抑制黑色素的生成。 果酸:帮助促进肌肤的代谢,去除老化角质层,改善肤色不均。 维生素C:能够抑制黑色素的产生,同时具有抗氧化作用。 4. 定期去角质 适度的去角质可以帮助去除表层死皮细胞,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淡化黄褐斑。建议每周进行1-2次温和的去角质,比如使用磨砂膏或化学去角质产品(如含有AHA或BHA的产品),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去角质,以免破坏皮肤屏障。 5. 考虑专业治疗 对于一些较为顽固的黄褐斑,单纯的日常护理可能效果有限,这时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皮肤科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常见的专业治疗方法包括: 激光治疗:通过激光技术精准地去除色素沉着,效果明显。 化学剥离:使用化学药剂去除皮肤表层,促进新生肌肤的生成。 光疗:利用特定波长的光源改善皮肤状态。 6.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重要: 注意规律作息,确保充足的睡眠。 适度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和新陈代谢。 减少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因情绪波动导致的荷尔蒙失衡。 总结 黄褐斑的护理需要结合防晒、饮食、护肤等多个方面,坚持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帮助淡化黄褐斑,改善肤色。每个人的肤质和状况不同,建议在做出任何改变前咨询专业皮肤科医生,以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护理方案。
  • 淋巴瘤如何诊断

    回答:淋巴瘤是一类起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两大类。由于淋巴系统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淋巴瘤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其他部分。因此,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淋巴瘤的诊断方法,包括症状评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 一、症状评估 淋巴瘤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但常见症状包括: 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发热 夜间盗汗 体重骤减 乏力 瘙痒 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医生通常会进行初步评估,以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 二、影像学检查 在怀疑淋巴瘤的情况下,影像学检查是重要的诊断工具。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 1. X线检查:可以检测到胸腔内的淋巴结肿大或其他异常。 2. 超声波检查:通过超声可以评估腹部及盆腔内的淋巴结状态。 3. 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能够提供身体不同部位的详细图像,有助于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及其是否扩散。 4. PET-CT扫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结合CT,对于确认淋巴瘤的活性及肿瘤分期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确诊淋巴瘤的重要辅助工具,常见的包括: 血常规检查:用于评估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以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生化检查:评估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水平,常用于术前评估和治疗监测。 淋巴结穿刺活检:通过细针抽取淋巴结组织进行细胞学检查,能够帮助诊断淋巴瘤,但诊断准确性相对较低。 四、病理学检查 确诊淋巴瘤的金标准为病理学检查,包括: 活检:通常通过外科手术或穿刺取出淋巴结样本。病理学家将对这些样本进行细胞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分析,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及分级。 免疫组化染色:通过特定抗体检测肿瘤细胞表面标志物,帮助确定其来源及相关亚型,这对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分子生物学检测:检测特定基因的突变或重排,如BCL2、BCL6、MYC等基因,能够提供进一步的预后信息。 结论 淋巴瘤的诊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症状、影像学结果、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分析。及时、准确的诊断不仅有助于确定淋巴瘤的类型与分期,还能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如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于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诊断。

点击查看更多>
看科普 查疾病 问医生 找专家 网站地图
搜医药
您身边的搜药助手
Copyright @ 2024 搜医药 粤ICP备202107024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粤)-非经营性-2021-0532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