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新机制与潜在治疗靶点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白血病中最具挑战性的类型之一,而其中的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更是罕见且高度侵袭,患者预后普遍不佳。尤其在儿童中,AMKL虽然发病率低,但进展迅速、复发率高,现有治疗手段疗效有限,临床迫切需要新的治疗策略。
耶鲁大学团队的新发现
近日,国际权威期刊 Blood 刊登了一项由耶鲁大学等科研团队主导的研究,题为 “RBM15-MKL1 fusion protein promotes leukemia via m6A methylation and Wnt pathway activation”。研究首次揭示了 RBM15-MKL1融合蛋白 在AMKL发病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RNA修饰和Wnt信号通路异常可能是推动疾病发展的核心机制。
m6A修饰:调控基因表达的“分子标签”
研究表明,RBM15-MKL1融合蛋白能够保留RBM15的RNA结合和 m6A修饰 功能。m6A是一种常见的RNA化学修饰,能够影响RNA的稳定性、翻译效率以及运输过程。通过选择性调控包括Frizzled 在内的Wnt通路相关基因,融合蛋白促进了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与存活。
Wnt信号通路:白血病发生的关键驱动力Wnt通路在细胞增殖、分化及存活中至关重要,其异常活化早已被证实与多种癌症相关。本研究发现,RBM15-MKL1融合蛋白通过m6A修饰促进Frizzled基因表达,进而增强Wnt通路活性。而在抑制m6A关键酶 METTL3 时,AMKL细胞的生长被显著抑制。
药物验证:METTL3抑制剂的潜力
研究团队使用 METTL3抑制剂STM3675 处理AMKL小鼠模型,结果显示该药物能够在体外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并延长动物生存期。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新的分子机制,也为靶向治疗AMKL提供了有希望的药物方向。
多组学整合与精准医疗的启示
该研究通过多组学分析手段,全面解析了RBM15-MKL1融合蛋白的分子作用模式。这种跨学科整合的方法不仅帮助科学家理解了AMKL的复杂病理过程,还为精准医疗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更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 其它类型的AMKL同样存在Wnt通路异常,提示这一机制或许具有普遍性,为未来开发广谱的Wnt靶向疗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总结
这项研究为AMKL提供了全新的分子层面认识,揭示了RBM15-MKL1融合蛋白通过m6A修饰和Wnt信号通路激活推动白血病进展的机制,并指出METTL3抑制剂等靶向药物的潜在应用价值。未来,针对Wnt通路和RNA修饰的联合策略,有望为AMKL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