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6日,再生元(Regeneron)宣布其与Alnylam合作开发的创新小干扰RNA(siRNA)药物Cemdisiran在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的III期NIMBLE研究中取得积极结果。基于此次研究,再生元计划在2026年第一季度向美国FDA递交Cemdisiran的上市申请,为gMG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Cemdisiran:靶向补体C5的创新siRNA药物
Cemdisiran是一款基于小干扰RNA(siRNA)技术开发的创新药物,通过降低补体因子5(C5)的水平,从而有效治疗因C5通路异常激活相关的疾病。该药物由再生元与Alnylam联合开发,是罕见病治疗领域的重要探索成果。
NIMBLE研究亮点: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肌无力症状
NIMBLE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包含190名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阳性的gMG成人患者。研究设计旨在评估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Cemdisiran单药组(600mg,每12周1次,皮下注射);
Cemdisiran联合Pozelimab组(Cemdisiran 200mg + Pozelimab 200mg,每4周分别皮下注射1次)。
研究的主要终点是24周时重症肌无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MG-ADL)总分变化,关键次要终点是定量重症肌无力量表(QMG)总分变化。
显著的疗效数据
MG-ADL总分变化:与安慰剂组相比,Cemdisiran单药组与联合组均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单药组表现尤为突出,MG-ADL总分分别降低4.52分(单药组)、3.96分(联合组)和2.22分(安慰剂组)。
QMG总分变化:在改善肌无力症状方面,单药组和联合组成绩同样出色,总分分别降低4.24分、3.32分,而安慰剂组仅降低1.46分。
这些数据表明,Cemdisiran在24周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同时单药组在gMG特异性疗效指标上表现更优。
安全性良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低,耐受性高
试验期间,Cemdisiran单药组、联合组和安慰剂组的不良事件(TEAE)发生率分别为69%、81%、77%,其中单药组表现出更低的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率(3%)。最常见TEAE包括重症肌无力加重、上呼吸道感染、注射部位反应等,整体分布均衡且未超过既往药物的已知风险。
实验期间未报告脑膜炎奈瑟菌感染病例,这表明该药物在补体C5抑制方面的安全性良好。此外,单药组在24周试验期间无患者因不良事件停药,进一步体现了良好的耐受性。
gMG:一种复杂的罕见自身免疫性神经疾病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是一种由异常抗体激活补体系统(包括C5)引发的罕见、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肌肉无力且症状会逐渐加重。在美国,这一疾病影响约8.5万人,约85%的患者会从眼部肌无力进展为全身型gMG,导致极度疲劳以及面部表情、言语、吞咽和行动困难,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尽管gMG治疗近年来在补体抑制通路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治疗方案仍有优化空间。
补体药物市场现状与优势
目前已有三款补体C5抑制剂获批治疗gMG,包括:
依库珠单抗(每两周注射一次);
瑞利珠单抗(每八周注射一次);
泽勒普肽(每日注射一次)。
相比之下,Cemdisiran作为一种每12周注射一次的皮下注射药物,治疗频率显著降低,有望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研究结果还显示Cemdisiran的疗效能够媲美甚至优于现有药物,为gMG治疗提供了一种兼具疗效与便利性的全新选择。
未来展望:推动补体抑制疗法创新与发展
NIMBLE研究的积极结果为Cemdisiran上市申请带来重要支持,标志着再生元与Alnylam在罕见病药物领域迈出关键一步。Cemdisiran不仅为gMG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还具有拓展至其他补体C5相关疾病治疗的潜力。
随着再生元计划在2026年第一季度向FDA提交Cemdisiran的上市申请,这款创新siRNA药物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改变gMG治疗格局,为患者带来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推动补体抑制疗法的不断优化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