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肾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一侧肾脏缺失,对侧肾则称为孤立肾
早期阶段可无明显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蛋白尿、高血压等症状
可由先天形成或因活体捐肾以及泌尿系肿瘤、外伤、结核、结石等导致单侧肾切除
主要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肾脏替代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
定义
孤立肾(solitary kidney,SK)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主要包括先天性孤立肾和获得性孤立肾。其可能是由于一侧肾脏没有发育或发育不良导致的先天性孤立肾,也可能是因为肾脏肿瘤、外伤、结核、活体捐肾等原因切除一侧肾脏所导致的获得性孤立肾。
分类
根据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孤立肾和获得性孤立肾。
先天性孤立肾
出生时即表现为单侧肾缺如、萎缩或无功能。
获得性孤立肾
是指各种原因造成一侧肾脏切除所致,主要包括泌尿系疾病(如肿瘤、结核、结石等)、外伤、活体肾脏捐献等。
发病情况
先天性孤立肾其发病率约为0.05%,即约2000人中就有1人患病。
左肾缺失的发病率较高,同年龄段的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