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疾病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及周围软组织或其他相关组织和器官的慢性疾病
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皮肤病变、关节畸形等
大多数风湿病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
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定义
风湿性疾病是一组累及骨与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肌肉、肌腱、滑膜、滑囊、韧带和软骨等)及其他相关组织和器官的慢性疾病。主要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等。
本组疾病病因复杂,机制尚不明确,不同风湿病累及的靶器官不同,常累及关节、血管、心脏、肾脏等。
分类
按照1983年美国风湿病协会的分类方法分为10大类,包括100余个病种。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坏死性血管炎及其他血管炎、干燥综合征重叠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其他如风湿性多肌痛、脂膜炎、多软骨炎等。
脊柱关节炎
包括强直性脊柱炎、Reiter综合征银屑病关节炎、炎性肠病关节炎等。
退行性变
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骨关节炎。
感染性相关风湿病
包括风湿热及反应性关节炎
遗传、代谢和内分泌疾病相关的风湿病
包括痛风、肢端肥大症、先天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减等 。
肿瘤性相关风湿病
包括滑膜瘤、滑膜肉瘤软骨瘤、转移性肿瘤等。
骨与软骨病变
包括骨质疏松症、骨软化症、肥大性骨关节病、弥漫性原发性骨肥厚、骨炎等。
神经血管疾病
包括神经性关节病、压迫性神经病变(周围神经受压、神经根受压等)、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等。
非关节性风湿病
包括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腱鞘炎滑囊炎、椎间盘病变、特发性腰痛等。
其他有关节症状的疾病
包括间歇性关节积液、药物相关风湿综合征、慢性肝炎、周期性风湿病等。
发病情况
系统性红斑狼疮全球平均患病率为(12~39)/10万,我国患病率为(30.13~70.41)/10万。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以20~40岁的育龄期女性多见,在更年期前阶段为9∶1,儿童及老人为3∶1。在全世界的种族中,汉族人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率位居第2。
我国强直性脊柱炎患病率0.25%左右,家族聚集患病现象较常见。
我国干燥综合征的患病率为0.29%~0.77%,老年人的患病率为2%~4.8%。女性多见,男女比为1∶9~1∶10。好发年龄为30~60岁。
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80%发病于35~50岁,女性与男性发病比例约为2~3∶1。我国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病率为0.32%~0.36%。
风湿热多发于冬春阴雨季节,常见于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3岁以内的婴幼儿极少见。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