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真菌病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由念珠菌、曲霉、隐球菌、孢子菌等真菌引起的肺部病变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呼吸道症状多见
真菌经呼吸道吸入或血行等方式进入肺部导致发病
根据病原菌检测结果精准治疗,以抗真菌药物治疗为主
定义
由不同种类的真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病变,最常见的深部真菌病。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呼吸道症状为主。
分类
分类方式较多,如按真菌种类、免疫功能损伤的主要情况等。临床常见的是肺念珠菌病肺曲霉病肺隐球菌病肺孢子菌肺炎等。
按真菌种类
酵母菌
包括肺念珠菌病和非念珠菌病(如肺隐球菌病等)。
霉菌
包括肺曲霉菌病和非曲霉菌病(如肺毛霉菌病、肺马尔尼菲青霉病等)。
双相型真菌
包括肺球孢子菌病、肺副球孢子菌病等。
类真菌
包括肺孢子菌病、肺放线菌病等。
按免疫功能损伤的主要情况
T-细胞功能缺陷
如肺组织胞浆菌病、肺酵母菌病、肺球孢子菌病、肺副球孢子菌病、肺隐球菌病、肺孢子菌肺炎等。
吞噬细胞功能缺陷
如肺曲霉病、肺毛霉菌病、肺念珠菌病、肺假霉样真菌病等。
发病情况
肺念珠菌病发病与性别、季节、地点无特殊关联;近20年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且耐药菌株产生增多。
肺曲霉病发病无特异性流行,呈世界性散发,近年发病率上升。ABPA在哮喘中约占1.0%~3.5%。
肺隐球菌病呈世界性分布、高度散发;多见于青壮年;无明显职业、种族区分;发病率常不足15%。
肺孢子菌肺炎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和性别差异,呈世界性散发。在艾滋病人群中发病率可达70%~80%;近年非HIV感染者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多见于早产儿、营养不良新生儿、艾滋病患者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