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脑损伤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因血糖严重降低而导致的一组神经功能失常综合征
初期为精神不集中、思维迟钝、视物不清等,随后可出现幻觉、躁动、认知障碍,严重时发生抽搐、昏迷乃至永久性脑损伤
可因降糖药物使用过量、胰岛素瘤、胰岛β细胞增生、皮质醇激素不足、肝肾衰竭、严重感染及营养不良等引起
需尽快补充葡萄糖,解除导致低血糖脑损害的病因
定义
低血糖脑损伤又称低血糖脑病,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严重的低血糖引发的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
患者通常先出现极度饥饿感、大汗、焦虑、躁动、易怒、心悸、手足颤抖、面色苍白、情绪激动等交感神经兴奋症候群,继而出现意识障碍、异常的行为举止、抽搐、甚至昏迷。
此时,成人血糖可低于2.8mmol/L,婴儿和儿童可低于2.2mmol/L。
发病情况
我国目前没有低血糖脑损伤确切的发病数字。
1型糖尿病患者严重低血糖发生率为20%~40%。在病程超过15年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严重低血糖发生率为3.2次/(人·年)[5]
有研究显示,在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严重低血糖发生率为10%~30%。其中50%的严重低血糖发生于夜间睡眠[5]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