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问答
疾病
U波
概述
正常U波
临床意义
U波是紧接
T波
后0.02~0.04s出现的的一个低频、低振幅波,方向与T波一致,振幅
1.除aVR导联外,在肢体导联和胸前导联上,U波直立。正常人U波振幅为同导联
T波
振幅的5%-25%,U波时限(20土2)ms,U波上升支较快,下降支较缓慢。
2.异常U波:U波振幅超过25%,或者U波绝对值>2 mV,或者U波倒置均被认为是异常U波。常见的异常U波常发生于某些重症疾病,例如,低温、低钾、
脑卒中
、三度房室阻滞等。
1.U波增大
当U波振幅>0.20mV,或同一导联U波≥
T波
,或者T-U融合为U波振幅增大。长心动间歇后第一个窦性心搏的U波振幅增大是正常现象(心室容量越大U波振幅越高)。多见于低血钾症、
高钙血症
、脑血管意外、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心动过速、高血压、
心室肥大
、
心肌缺血
、过早搏动、低温、用力呼吸、抬高下肢、运动后均可出现U波振幅增大。
应用某些药物,如洋地黄、
奎尼丁
、胺磺铜、
钙剂
、
肾上腺素
、罂粟碱、
儿茶
酚胺类药物等均可出现U波振幅增大。
2.U波倒置
除aVR、aVF、Ⅲ导联外,其余导联U波倒置,均有病理意义。U波倒置分两型:①初始型:倒置的u波先负后正,多见于高血病等;②终末型:倒置的u波先正后负,多见于冠心病。U波倒置多见于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室肥大、心绞痛、左右心室肥大、先心病、
心肌病
、
充血性心力衰竭
、
心脏瓣膜病
、冠心病、高血压或高血压伴左心室受损、甲亢、以及引起心室负荷增重的各种疾病并常伴有其他
心电图
异常。某些药物的影响,如
异丙肾上腺素
、麻黄素、奎尼丁等,也可出现U波倒置。
3.U波电交替
U波电交替可能与心肌收缩强弱和脉压交替变化有关,可能与
心肌损害
或极慢的心室率有关。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可出现U波电交替。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