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夹层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各种原因导致血液进入椎动脉动脉壁形成血肿,使血管内外壁剥离,导致椎动脉形成瘤样突起、管腔狭窄、血管破裂
以颈后部疼痛、头痛、肢体无力、复视、饮水呛咳、行走不稳甚至意识障碍等为主要表现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自发性血管损伤、血管外伤有关
主要进行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还可进行血管内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定义
椎动脉夹层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血液进入椎动脉动脉壁形成血肿,或者椎动脉动脉壁内自发性血肿,使血管壁间剥离,导致椎动脉管腔狭窄或者血管破裂;如果形成瘤样突起,则成为夹层动脉瘤。
椎动脉一般起于锁骨下动脉,从下向上穿过颈椎横突孔、枕骨大孔进入颅腔,负责颈部脊髓和小脑后部、脑干、枕叶等部位的供血。
椎动脉夹层患者常见症状为后颈部疼痛或者头部疼痛,由于后循环缺血引起的间歇性或持续性的神经功能障碍,如复视、发音不清、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行走不稳、肢体无力、麻木、意识障碍等。
分类
按照病变部位分类
颅外型VAD:夹层位于枕骨大孔以下到锁骨下动脉之间。
颅内型VAD:夹层位于枕骨大孔以上到两侧椎动脉交汇处之间。
发病情况
椎动脉夹层发病率为(1.0~1.5)/10万,30~50岁的中青年为好发人群。
男女比例总体无明显差异,但不同部位男女比例有所差异。颅内型椎动脉夹层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5倍,而颅外型椎动脉夹层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5倍。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