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肿瘤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发生于小肠和大肠的各种肿瘤,可以是良性或恶性
可无明显症状或出现腹痛、腹部包块、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改变、便血等
病因不明,可能与生活方式、饮食及肠道相关疾病有关
根据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如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
定义
肠道指的是从胃下端出口至肛门的消化管,包括小肠和大肠,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
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
肠道肿瘤是泛指发生于人体肠道的所有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严格来说,肠道肿瘤还包括由其他部位转移到肠道的恶性肿瘤,但是转移性肿瘤的性质多与原发部位肿瘤有关,治疗和预后也受其影响较大,因此,如无特殊说明,本文所指肠道肿瘤均指原发在肠道的肿瘤。
一般来说良性肿瘤及早期恶性肿瘤预后较好,中晚期恶性肿瘤相对预后较差。
分类
根据部位分类
大肠肿瘤根据发生部位不同,治疗和预后也有差别。例如,大肠恶性肿瘤通常预后比小肠恶性肿瘤要好一些。
小肠肿瘤
指发生于小肠的肿瘤,包括十二指肠肿瘤、空肠肿瘤和回肠肿瘤。
大肠肿瘤
指发生于大肠的肿瘤,主要包括结肠肿瘤与直肠肿瘤。
根据病变性质分型
肠道良性肿瘤和早期恶性肿瘤通常可以通过切除治愈,预后较好;但中晚期恶性肿瘤治疗较复杂,预后相对较差。
良性肠道肿瘤
小肠良性肿瘤:如腺瘤平滑肌瘤脂肪瘤血管瘤、纤维瘤、错构瘤样病变、淋巴组织来源的免疫增生性小肠良性肿瘤、淋巴管瘤、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和节细胞神经瘤等。
大肠良性肿瘤:如直肠或结肠的脂肪瘤、纤维瘤、腺瘤、血管瘤等。
恶性肠道肿瘤
一般包括直肠癌结肠癌小肠癌、肠道肉瘤淋巴瘤等。
发病情况
肠道肿瘤的总体发病情况尚无具体数据,以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肠道肿瘤发病情况作为参考。
小肠腺瘤是小肠良性肿瘤中较多的一类,约占35%。多位于十二指肠及回肠。可发生于任何年龄,40~60岁多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肠道血管瘤可发生于小肠和大肠,约占小肠良性肿瘤的10%~15%。
小肠癌较为罕见,发病率约占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2%,平均发病年龄65岁,男性通常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3∶2。
小肠淋巴瘤占所有淋巴结外淋巴瘤的1%~10%和所有小肠肿瘤的7%~25%;原发性结直肠淋巴瘤发病率较低,仅占大肠恶性肿瘤的0.2%~0.6%。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从50岁开始明显上升,75~80岁达到高峰,然后缓慢下降。但30岁以下的青年结直肠癌并非罕见。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