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出血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肠出血是指十二指肠及以远的肠道出血
患者可有呕血、黑粪、血便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等临床表现
肠道出血多由肠道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引起
以内镜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为主,必要时可进行手术治疗
定义
肠出血是幽门以远的肠道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阑尾、结肠和直肠内病变导致的出血。
分型或分类
根据出血部位分类
十二指肠出血:出血部位发生在十二指肠。
小肠出血:Trietz韧带起始部至回盲瓣之间的空肠及回肠出血。
大肠出血:回盲部以远的结肠和直肠出血。
根据解剖分类
胃幽门至Trietz韧带的十二指肠出血属于上消化道出血。
Trietz韧带起始部至肛门之间的空肠、回肠、结肠、直肠等部位的出血称下消化道出血[1-6]
发病情况
下消化道出血临床常见,占全部消化道出血的20%~30%。
小肠出血是相对少见的疾病,约占消化道出血的5%~10%。
回盲部以远的结、直肠出血,约占消化道出血的20%。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