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
概述
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又称新生儿"脓漏眼",是由奈瑟淋球菌引起的,是一种极为剧烈的急性化脓性结膜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畏光、流泪、双眼眼睑肿胀明显,高度、充血,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新生儿科、眼科、小儿内科
别名
新生儿脓漏眼
临床症状
通常为双眼发病,有畏光、流泪、眼睑肿胀,结膜高度充血、水肿,大量脓性分泌物不断从眼睛流出,常常有耳前淋巴结肿大和压痛。严重病例可发生角膜溃疡,甚至眼内炎。
危害
严重病例可发生角膜溃疡,甚至眼内炎,影响患儿视力,严重者可致失明。
并发症
角膜溃疡、眼内炎、关节炎、脑膜炎、肺炎、败血症等。
检查
体格检查、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等。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试验室检查,分泌物涂片Gram染色,可在显微镜下发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可以诊断。
治疗原则
全身及局部抗感染治疗。
治愈性
及时治疗可消除症状。
饮食建议
科学喂养,必要时可选择人工喂养。
重要提醒
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治疗患淋病的孕妇;婴儿出生后,必须严格滴眼预防;已感染患儿应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按时滴用眼液及眼膏,避免延误病情。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