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力衰竭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治疗
通常心力衰竭(heartfailure简称心衰)的定义是病理生理概念,即心力衰竭为心功能障碍,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临床上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是一个综合征由4部分组成:心功能障碍,运动耐力减低,肺体循环充血,以及后期出现心律失常。心功能障碍是构成心力衰竭的必备条件,其他三部分是心功能不全代偿机制的临床表现。左室功能一般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表示LVEF≤40%,为左心功能障碍。只有心功能障碍,尚无心衰征象,称无症状性心力衰竭。在此期间,左室射血分数下降,心输出量降低的同时,出现神经内分泌激活和心室重塑的病理生理改变,但处于适应性反应或代偿阶段。从左心功能障碍至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往往要经过较长的阶段,可长达数年。两者可以是延续过程,又可交替出现。无症状性心力衰竭的早期干预,可以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改善预后。心力衰竭按起病急缓分为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按受累部位,分为左心右心及全心衰竭;按心输出量,分为高输出量及低输出量衰竭;因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损伤,分为收缩功能衰竭和舒张功能衰竭。临床以慢性低心输量收缩性心力衰竭多见。心力衰竭严重危害儿童健康,为儿科常见急症。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