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胃食管反流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及其以上部位
典型表现为呕吐、反酸、烧心等
主要与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障碍有关
主要以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为主
定义
小儿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包括从十二指肠流入胃的胆盐和胰酶等反流入食管甚至口咽部。在小儿中十分常见。
分型
生理性胃食管反流
由于小婴儿食管下端括约肌(LES)发育不成熟或神经肌肉协调功能差所导致,反流多出现于日间的餐时或餐后,又称“溢乳”。
多见于6个月以下婴儿,无器质性病变,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多于生后18个月内逐渐好转,通常不需治疗。
病理性胃食管反流
病理性胃食管反流,由于LES的功能障碍,食管廓清能力降低,食管黏膜的屏障功能破坏所产生的上消化道功能紊乱。
伴有一系列食管内、外症状和(或)并发症时,称为胃食管反流病
发病情况
婴幼儿胃食管反流多为生理现象,超过2/3的健康婴儿曾有过胃食管反流症状,随着胃肠道的发育,10~12月龄时,胃食管反流发生率可降至5%以下。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