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病综合征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因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主要症状为眼睑水肿,尿量减少,尿液颜色变深、泡沫增多
由遗传所致,原发性病因不明,继发性由其他疾病引发
以药物治疗为主,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利尿剂等
定义
小儿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
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为其临床特点。
分类
肾病综合征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3种类型。
原发性小儿肾病综合征多见(约占90%),其病因尚不明确。
继发性小儿肾病综合征是由其他疾病导致。
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多在生后3个月内发病,其中包括典型的芬兰型肾病综合征、弥漫性系膜硬化(DMS)和生后早期发生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发病情况
小儿肾病综合征发病率仅次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是第二大儿童肾脏疾病。
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前儿童,3~5岁为发病高峰期。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