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发生于鼻咽部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
主要症状是鼻涕带血、鼻塞、耳鸣及听力下降等
鼻咽癌发生与遗传、病毒及环境因素等有关,尤其是EB病毒感染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手段,还可配合化学治疗、手术治疗等
定义
鼻咽癌(NPC)是发生于鼻咽部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
好发于鼻咽部的顶后壁和咽隐窝。
疾病类型
鼻咽癌的分型主要是依据组织学分型,可分为传统分型与最新分型。
传统分型
角化性鳞状细胞癌(Ⅰ型)。
分化型非角化性癌(Ⅱ型)。
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Ⅲ型)。
我国98%的鼻咽癌患者病理类型为Ⅱ/Ⅲ型,只有2%为Ⅰ型。
最新分型
根据最新的WHO(2017)头颈部肿瘤分类,鼻咽癌主要分为:
角化性鳞状细胞癌。
非角化性鳞状细胞癌:相当于传统分型中的Ⅱ/Ⅲ型。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鼻咽部乳头状腺癌:极少见,发病的年龄范围为11~64岁。
发病情况
世界平均发病率为1.2/10万,中国为2.1/10万,而华南地区则高达20/10万。
鼻咽癌可发生在各个年龄组,以30~60岁多见,占75%~90%。
我国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为世界范围内的鼻咽癌高发区。
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2~3倍,40~50岁为男性高发年龄段。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