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黏膜长期受炎症刺激引起鼻甲黏膜水肿,鼻甲黏膜下组织增生,导致鼻腔阻塞
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咳痰、嗅觉障碍、头痛等
可由于鼻腔及其邻近组织的慢性炎症、全身性疾病、鼻腔结构异常等引起
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改善症状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鼻甲肥大是什么?
定义
鼻甲肥大是指鼻黏膜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引起鼻甲黏膜水肿和黏膜下组织增生,导致鼻腔阻塞而出现相应的症状。
鼻甲是鼻腔外侧壁的骨性解剖结构,为固有鼻腔外侧壁上的3个隆起,分别称上鼻甲、中鼻甲、下鼻甲。
分类
根据部位分可以分为上鼻甲肥大、中鼻甲肥大和下鼻甲肥大,其中下鼻甲肥大最常见。
发病情况
多见于年轻人和儿童。
鼻甲肥大需要治疗吗?
鼻甲肥大为鼻腔常见的炎性疾病。只是体检发现鼻甲较大而无临床症状时,可无需特殊治疗。当鼻塞、流涕、咳嗽、
咳痰和头痛等症状持续发作,甚至进展出现嗅觉减退、呼吸费力,有的还引发睡眠障碍和发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时,应积极治疗。
鼻甲肥大怎么治疗?
鼻甲肥大的常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避免接触变应原(过敏物质)、改善生活环境。积极治疗全身疾病、
鼻窦炎;矫正鼻腔畸形,如
鼻中隔偏曲等。
手术治疗:主要有低温射频消融术、
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鼻甲肥大消融术会有后遗症吗?
常规鼻甲肥大的消融手术操作得当,不但可以缓解疾病症状,后遗症一般比较少发生。常见的包括:①鼻腔干燥::如手术时过度消融黏膜下组织,术后可能会出现鼻腔过度通气的情况。②鼻腔粘连:术后伤口愈合期间,可能会出现伤口与附近鼻腔黏膜粘连的情况,因此术后需要定期复查,及早发现粘连并进行粘连松解术。
致病原因
邻近组织的慢性炎症:如
慢性鼻窦炎、扁桃体炎等,也可引起鼻甲肥大。
药物因素:长期使用刺激性药物滴鼻,如
麻黄碱、萘甲唑啉等滴鼻液,可出现鼻腔黏膜肿胀。
鼻腔结构异常:病理性
鼻中隔偏曲会引起对侧下鼻甲代偿性黏膜肥厚、骨质增生并向内侧移位,导致鼻甲肥大。
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贫血、风湿病等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使鼻腔炎症反复发作,导致鼻甲肥大。
发病机制
鼻甲黏膜长期受到炎症的刺激,黏膜上皮纤毛脱落,变为复层立方上皮,黏膜下层水肿,继而纤维组织增生、黏膜肥厚(可呈桑葚状或
息肉样变),甚至发生骨膜及骨组织增生,导致鼻甲肥厚。
主要症状
鼻塞
多需要持续性张口呼吸,嗅觉减退。
流涕
鼻涕稠厚,多呈黏液性或黏脓性。如果是过敏性鼻炎,常为清水样鼻涕。
咳嗽、咳痰
由于鼻后滴漏,刺激咽喉导致咳嗽、多痰。
头痛
当肥大的中鼻甲压迫鼻中隔时,可引起三叉神经眼支所分出的筛前神经受压,出现不定期发作性
额部疼痛,并向鼻梁和眼眶放射。
并发症
睡眠障碍
表现为白天困倦、乏力、嗜睡、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等。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表现为睡眠时打鼾,伴有呼吸暂停(口鼻的气流停止,但胸、腹部运动仍然保留),严重者经常憋醒。
白天常感到疲劳、精力下降、反应迟钝,并可出现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和警觉能力的下降等。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
100430
鼻甲肥大风险自测
就医科室
耳鼻喉科
有长时间的鼻塞、头痛等症状,建议尽快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保持鼻腔清洁,可先按住一侧鼻孔轻轻擤鼻,但切忌挖鼻孔、用力擤鼻及一起擤两个鼻孔。
就医前停止使用相关鼻用药物。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鼻塞?是持续存在还是交替存在?
头痛吗?头部哪个部位疼痛?是持续性还是阵发性头痛?
有鼻涕吗?是清水样鼻涕还是黏稠样鼻涕?
病史清单
是否有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
是否长期接触刺激性气体或粉尘?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
100430
鼻甲肥大风险自测
诊断依据
病史
长期使用鼻用减充血剂(使鼻黏膜收缩,让鼻子通气的滴鼻剂),如
麻黄碱、萘甲唑林等滴鼻液。
有害气体和粉尘长期接触史。
临床表现
症状
体征
下鼻甲明显肥大,或下鼻甲与中鼻甲均肥大。
黏膜肿胀,呈粉红色或紫红色,尤以下鼻甲前段及其游离缘明显,探针轻压不明显,触之有硬实感。
局部用血管收缩剂后黏膜收缩迟缓。
鼻压计测量鼻阻力
了解鼻甲肥大对患者鼻腔通气的影响程度。
检查前不要吸烟、喝酒,停用相关口服药物及滴鼻药。
检查前安静休息15分钟。采取坐位。带面罩时,脸要紧贴面罩,平静呼吸。
前鼻镜检查、鼻内镜检查
了解鼻内的解剖结构有无畸形或异常改变。
检查过程中不要乱动,避免损伤鼻毛及鼻黏膜。
鼻窦CT或X线检查
确定鼻甲肥大的范围和性质。
检查时身上不要有金属物品。
鉴别诊断
鼻息肉
出现鼻塞、流涕、嗅觉障碍、头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可通过鼻镜检查、CT检查等进行鉴别。
鼻腔恶性肿瘤
表现为鼻塞、血涕、恶臭脓涕或肉色水样涕;可有头胀、头痛、嗅觉减退或丧失。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平扫加增强扫描检查)、病理检查进行鉴别。
鼻异物
表现为单侧鼻塞、流涕或涕中带血含脓,或伴有前鼻孔下方潮红等。可通过鼻腔探查、CT检查等进行鉴别。
一般治疗
避免接触变应原(过敏物质)、改善生活环境。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鼻用减充血剂
可缓解鼻塞症状。通常作为辅助用药。
常用药物:0.05%羟甲唑啉、0.1%~0.05%丁苄唑啉滴鼻液。
此类药物长期使用可引起
药物性鼻炎,一般不宜超过7天。
抗组胺药物
主要用于过敏性鼻炎。
可以迅速缓解鼻痒、喷嚏和鼻分泌亢进,但对缓解鼻塞的作用较弱。
糖皮质激素
可改善鼻塞症状。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低温射频消融术
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鼻甲黏膜肥大;既往鼻甲手术失败者;
血管运动性鼻炎所致的鼻甲黏膜肥大;
变应性鼻炎所致的鼻甲肥大。
鼻甲部分切除术
适用于下鼻甲肥大,影响鼻呼吸功能,经药物治疗无效者;下鼻甲前端肥大,后端
息肉样变或整个下鼻甲桑葚样变者;下鼻甲骨过大者。
术后并发症
出血
少量出血属于正常的现象,表现为鼻涕里面带少量血丝,可自行停止。
鼻腔干燥
如手术时切除了过多的下鼻甲、中鼻甲等组织,术后可能会出现鼻腔过度通气的情况。
鼻腔粘连
术后伤口愈合期间,可能会出现伤口与附近鼻腔黏膜粘连的情况,因此术后需要定期复查,及早发现粘连并进行粘连松解术。
治愈情况
经过正规积极治疗后,可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危害性
鼻甲肥大会出现鼻塞、流脓涕等症状,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鼻甲肥大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能会引起睡眠障碍、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停综合征等并发症。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多饮水,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忌进食辛辣、油腻的食物。
可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及水果。
生活管理
远离煤尘、灰尘多的环境。
忌挖鼻及用力擤鼻。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进行户外锻炼、戒烟酒等以增强体质。
注意休息,保持居室空气流通。
患病期间若有感冒,不要自行吃药,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随诊复查
鼻甲肥大的治疗需要定期复查。
如果是采用药物治疗,因为要随病情调整药物,建议2周复查一次。
如果是采用手术治疗,一般建议术后1周复查,医生会检查手术伤口的恢复情况。
如果经治疗后,症状未减轻,甚至有所加重,需要及时复查。
复查时可能会做鼻镜、鼻腔测压等检查。
预防
长期使用
麻黄碱、萘甲唑啉等滴鼻液的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
避免接触煤尘、灰尘等粉尘。
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抠鼻、擤鼻。
秋冬季节注意保暖,外出可戴口罩,预防感冒。
注意生活工作环境的卫生,多通风换气。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