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各种致病原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
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初为干咳,以后有痰
大多为病毒或细菌、肺炎支原体等或混合感染所致
可通过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缓解症状
定义
小儿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指由生物、理化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急性气管-支气管黏膜炎症。
本病常继发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咳嗽、
咳痰为主要症状。
发病情况
儿童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婴幼儿多见。
好发于寒冷季节,常因气候突变而发病。
致病原因
小儿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病因主要为病原体感染,理化因素或过敏反应亦可刺激气管-支气管黏膜引发炎症。
病原体感染
病毒常为腺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鼻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
细菌常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等,多数继发于病毒感染。
其他病原体还有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
理化因素
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如二手烟)吸入,可刺激气管-支气管黏膜引起急性损伤和炎症反应。
过敏反应
机体对吸入性致敏原如花粉、真菌孢子、动物毛皮及排泄物等过敏,可引起气管-支气管急性炎症反应。
高危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过敏体质、营养不良、
佝偻病、慢性鼻炎、
鼻窦炎、贫血等均为本病的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气管-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纤毛上皮细胞损伤、脱落,功能降低,从而引起咳嗽、
咳痰等临床症状。
炎症消退后,气管-支气管黏膜的结构和功能多能恢复正常。
主要症状
前驱症状
儿童起病往往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常见症状有鼻塞、流涕、咽痛、声音嘶哑等。
咳嗽
咳嗽是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主要表现。
初为刺激性干咳,数日后咳吐黏痰或脓性痰,阵发性或持续性。
受凉、吸入冷空气、晨起晚睡或体力活动时咳嗽加剧。
咳嗽剧烈时可伴恶心、呕吐及胸部疼痛。
咳痰
初为白色黏痰,随着病情进展渐转成黄色脓痰。
咳嗽加剧时,偶伴痰中带血。
婴儿有痰常不易咳出,可在咽喉部闻及呼噜呼噜的声响。
其他症状
婴幼儿症状较重,常有发热、进食减少、呕吐及腹泻等。
年长儿可诉头痛及胸痛。
部分儿童出现
支气管痉挛时,表现为胸闷、气促、气管“嘶嘶”的“拉风箱”或“吹哨音”的喘息声。
并发症
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
若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没有及时彻底治愈,会导致其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可演变为
慢性支气管炎或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
儿童以长期反复发作且逐渐加重的咳嗽为主要症状,并伴有咯黄痰、喘息。
肺炎
若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治疗不及时,炎症向下蔓延,可引起肺炎。
儿童可表现为发热,体温持续不退,咳嗽加剧,甚至出现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唇周青紫等症状。
就医科室
小儿内科
儿童若出现鼻塞、流涕、咽痛或咳嗽、
咳痰等症状,应前往小儿内科就诊。
急诊科
儿童若出现胸闷、呼吸急促、气喘、唇周青紫等症状时,家长应立即带儿童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时,建议给儿童穿着容易穿脱的衣服,以方便进行相应检查。
家长可详细记录儿童出现过的症状,以及发生症状的时间、变化情况等,以供医生了解病程详情。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孩子什么时候出现咳嗽的?咳嗽的频率和程度如何?是否影响活动或睡眠?
咳嗽的时候有没有痰?是黏液痰还是脓痰?痰的颜色如何?
孩子有没有出现呕吐、恶心的现象?
孩子是否出现发热?最高体温是多少?发热的频率大概是怎样的?
病史清单
孩子最近有没有得过感冒或流感?
孩子是否有过敏史?
孩子之前有无营养不良、
佝偻病、慢性鼻炎、
鼻窦炎、贫血等病史?
家庭中是否有人经常吸烟,家庭周围空气环境如何?
诊断依据
病史
儿童最近得过感冒或流感。
儿童有过敏史。
临床表现
症状
以咳嗽、
咳痰为主要症状,初为刺激性干咳,以后有痰。
年长儿可诉头痛、胸痛;婴幼儿常有发热、进食减少、呕吐、腹泻等症状。
体征
肺部听诊闻及
呼吸音粗糙,可有不固定的散在的痰鸣音和干鸣音。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初步鉴别有无细菌或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时,周围血中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无明显改变。
痰培养
确诊细菌性感染可靠的方法,并且能进行药敏试验,用于指导临床用药。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
有助于了解肺部有无感染。
X线胸片大多显示为肺纹理增强、紊乱、模糊,少数无异常发现。
鉴别诊断
流行性感冒
相似点:均可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
不同点:流行性感冒起病急骤,儿童全身症状较重,可出现全身酸痛、头痛、乏力等,流行病史、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支气管肺炎
相似点:均可表现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不同点:肺部听诊可闻及中小水泡音,支气管肺炎的X线胸片表现为密度较淡且较均匀的片状或斑片状阴影,有助于明确诊断。
治疗原则:本病一般为自限性疾病,无需特异性治疗,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
治疗目的:缓解儿童不适症状,防治并发症。
一般治疗
儿童应多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咳嗽。
家长须经常协助儿童变换体位,轻轻拍打背部,使痰液易于排出。
尽量让儿童多喝水,以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生理及药物代谢上和成人都有很大的差异,应严格遵照医嘱用药。
祛痰药物
儿童痰量较多或较黏时,可应用祛痰药物。
祛痰药物使痰液稀释、黏稠度降低而易于咳出,同时减少了痰液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有利于呼吸道感染的控制。
支气管扩张药物
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发生
支气管痉挛时,可给予支气管扩张药物。
支气管扩张剂具有舒张支气管、缓解气流阻塞、降低呼吸困难程度的作用。
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后,少数儿童可能会出现恶心、头痛、头晕、心悸、肌震颤等症状,必要时应及时就医。
特布他林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口干、鼻塞、轻度胸闷、嗜睡、肌肉
震颤、头痛、心悸及胃肠障碍等。
抗感染药物
存在病毒感染的儿童,一般无需特殊应用抗病毒药物。
存在细菌感染者,可根据致病菌的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常用抗菌药物为青霉素类(如
青霉素钠)、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曲松)、大环内酯类(如
罗红霉素)抗菌药物。
退热药物
对≥2月龄、腋温≥38.5℃,或因发热导致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儿童,可遵医嘱应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或
对乙酰氨基酚。
每次只选择一种退热药,不建议联合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退热,也不推荐交替使用两种药物退热。
用药期间儿童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嗜睡等轻度不良反应,多可在停药后缓解。
治愈情况
小儿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预后良好,无并发症者可完全治愈。
少数体质弱的儿童可迁延不愈,发展为肺炎、
慢性支气管炎或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
危害性
小儿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有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及肺功能下降。
部分体质弱的儿童可能会并发
肺部感染,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治愈。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家长应鼓励儿童多饮水,足够的水分可保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利于痰液排出。
儿童的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蛋白含量高,如豆浆、鸡蛋羹等,还应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营养均衡又丰富。
儿童应忌食辛辣、油腻及过甜、过咸食物,以防刺激咽喉,诱发咳嗽。
儿童剧咳、呕吐后,进食应少量多餐,给予流质及半流质食物。
对于哺乳期的儿童,要尽量采取母乳喂养,少量多次,以免呛吐。
生活管理
保持房间温度和湿度适宜,通常适合儿童的室温为18~20℃,湿度为50%~60%。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儿童吸入粉尘、刺激性气体。
家长要注意儿童的保暖,及时增添衣物,防止受凉。
儿童
咳痰或进食后应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儿童卧位时头胸部应抬高,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症管理
发热护理
若儿童发热不严重,腋温<38.5°C,无明显不适,可以用温毛巾外敷儿童额头、减少穿着的衣物、退热贴等物理方法降温。
不建议采取酒精或冷水擦身的物理降温方法,以免儿童出现寒战、起鸡皮疙瘩、哭闹等情况,增加其不适感。
休息时衣被不要太厚,以免影响散热。
保持皮肤清洁,被汗浸湿的衣被要及时更换。
促进排痰
应经常帮助儿童更换体位,以利于痰液排出。
儿童有痰咳不出来时,家长应协助拍背排痰。
家长可在儿童咳嗽的间隙,让儿童侧卧或抱起侧卧,一手五指握成空拳状,轻轻拍打儿童背部,拍左侧时向左侧卧,拍右侧时向右侧卧,两侧交替进行。
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遵医嘱可采用超声雾化或空气压缩泵机器雾化稀释痰液。
预防
家长应经常带儿童参与户外活动,加强体质锻炼。
根据气温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服,避免受凉或过热。
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儿童去人多的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
儿童家属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注意让儿童远离有刺激性气体的环境,避免在儿童所处环境吸烟。
避免儿童接触或食用明确或可疑变应原。
积极治疗营养不良、
佝偻病、贫血和各种呼吸道感染疾病,按时预防接种,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