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恶性肿瘤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眼或眼附属器官的恶性肿瘤
有视功能障碍、眼表肿物、眼球突出、眼位改变、复视等表现
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缺陷、内分泌失调、精神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
主要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定义
眼恶性肿瘤是眼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指发生在眼球和眼附属器官的恶性肿瘤。包括眼睑恶性肿瘤、眼球内恶性肿瘤、眼眶恶性肿瘤等。
眼恶性肿瘤具有侵袭转移能力,可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不仅能威胁患者视力,严重时还可致残,甚至危及生命。
分类
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分类
眼睑恶性肿瘤:发生于眼睑皮肤及其附属器的恶性肿瘤,如基底细胞癌睑板腺癌鳞状细胞癌等。
眼球内恶性肿瘤:好发于视网膜和葡萄膜,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黑色素瘤
眼眶恶性肿瘤:主要指眼眶内恶性病变,也包括来自骨、鼻窦、脑等邻近组织的侵犯,如腺样囊性癌淋巴瘤横纹肌肉瘤、转移癌等。
根据肿瘤组织来源分类
原发性恶性肿瘤:眼部本身组织的恶性病变,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黑色素瘤等。
转移性恶性肿瘤:身体其他部位转移至眼部的恶性病变,如神经母细胞瘤、肺癌或乳腺癌眶内转移等。
全身性疾病:全身系统性疾病在眼部的表现,如白血病、淋巴瘤等。
发病情况
眼睑恶性肿瘤
眼睑是眼科肿瘤好发部位。眼睑肿瘤约占全科肿瘤的50%,其中眼睑恶性肿瘤占17.4%~33.0%。
眼球内恶性肿瘤
在临床比较少见。以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脉络膜转移癌为主,占眼球内肿瘤的90%以上。
视网膜母细胞瘤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偶见于成人。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是成年人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多见于50~60岁。
眼眶恶性肿瘤
发病率为0.8/10万,包括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如腺癌)、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如肉瘤)等。
眼眶横纹肌肉瘤好发于8岁以下的儿童。眼眶脑膜瘤患者以中年女性居多。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