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头面部出现红斑及油腻性鳞屑,伴瘙痒
可能与遗传、心理因素、真菌感染及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等有关
以药物治疗为主,尽量去除诱因,配合皮肤护理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皮肤清洁,正确护肤,避免皮肤刺激因素
脂溢性皮炎是什么?
定义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好发于皮脂腺密集部位(面部、头皮、躯干上部等)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常见于成年人和新生儿。
分类
成人型脂溢性皮炎
见于成人,头皮、面部、腋窝等皮脂分泌较多部位反复出现的红斑及油腻性鳞屑,常伴有瘙痒,常反复发作。
成人发病有遗传因素和个体易感性,常与真菌感染(主要是马拉色菌)和皮肤脂质分泌多有关。
婴儿型脂溢性皮炎
婴幼儿期(多为2周龄至12月龄)发病者称为婴儿型脂溢性皮炎。
常出现“摇篮帽”,也称为“乳痂”,表现为头皮油腻、灰黄色痂皮或鳞屑。
发病多与体内残存来自母体的雄激素有关,大多可在3个月内自愈。
发病情况
本病是一种很常见的皮肤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5%。其中,男性多于女性。
多见于成人和婴儿,成人好发于30~60岁年龄阶段,婴儿好发于3个月以下月龄。婴儿型脂溢性皮炎有自限性,大多在3个月内逐渐好转。
脂溢性皮炎是艾滋病的早期表现吗?
患脂溢性皮炎不一定得艾滋病,但艾滋病患者可以早期合并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艾滋病常见的皮肤表现,常在艾滋病其他症状出现之前发生,症状较重,且与艾滋病严重程度有关。如出现泛发及严重的脂溢性皮炎,应排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可能。
如果有高危性行为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规范治疗。
脂溢性皮炎有什么症状?
脂溢性皮炎典型症状表现为皮脂分泌旺盛部位皮肤红斑、黄白色鳞屑伴瘙痒。
成人多表现为头皮红斑和头皮屑,颜面部弥漫红斑及油腻性脱屑,前胸及皮肤皱褶部位红斑及油腻性鳞屑或渗出。
婴儿多表现为头皮油腻、灰黄色的鳞屑或者痂皮(摇篮帽),面部油腻性红斑鳞屑,尿布区红斑及油腻鳞屑或渗出。
酮康唑洗发剂可以代替洗发水吗?
对于头皮有真菌感染的患者,酮康唑洗发剂可以代替洗发水。
酮康唑洗发剂实际上是指酮康唑洗剂或复方酮康唑发用洗剂,具有抗真菌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头部真菌性疾病,如脂溢性皮炎、头皮糠疹、花斑癣等。
酮康唑洗剂主要成分是酮康唑,用于治疗和控制脱屑、鳞屑、瘙痒等症状,但用药后可能会产生皮肤烧灼感、瘙痒或接触性皮炎等不良反应,对酮康唑或本品其他成分过敏者禁用。
复方酮康唑发用洗剂主要成分是酮康唑、丙酸氯倍他索等,用于治疗和预防多种真菌引起的感染,如头皮糠疹(头皮屑)、脂溢性皮炎和花斑癣等疾病。用药后可能会产生烧灼感、红肿等不良反应,对本品过敏者禁用。用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脂溢性皮炎怎么治疗能断根?
脂溢性皮炎是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可治疗,但无法根治。
脂溢性皮炎有时会自愈,尤其婴儿脂溢性皮炎,但多数成人脂溢性皮炎常伴随终生。症状时轻时重,有时消失,有时复发。多数脂溢性皮炎可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皮肤护理联合药物治疗得到缓解和控制。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