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癣是头皮和毛发受到皮肤癣菌感染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典型症状包括鳞屑、丘疹、脓疱、断发等
头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头皮、毛发、毛囊所引起的
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辅助治疗包括外用药物、剪发以及皮肤消毒等
定义
头癣是发生于头皮、毛发部位的一种浅部真菌感染性疾病,主要致病菌包括犬小孢子菌、断发毛癣菌、紫色毛癣菌、许兰毛癣菌等皮肤癣菌。
头癣常见,好发于儿童,传染性较强。
中医称之为白秃、秃疮、蛀发癣、癞痢头、癞头疮等。
分型
根据致病菌和临床表现不同,头癣分为黄癣、白癣、
黑点癣及脓癣4型。
致病原因
病原体
头癣由皮肤癣菌感染头皮、毛发所致。
白癣主要由犬小孢子菌、
石膏样小孢子菌和铁锈色小孢子菌感染引起。
黄癣主要由许兰毛癣菌感染引起。
脓癣由亲动物性的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如石膏样毛癣菌、疣状毛癣菌。
传染源
患头癣的人群或患病的动物、无症状的带菌者。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与头癣的人群或患病的动物、无症状的带菌者直接接触而传染。
通过共用被真菌污染的理发工具、帽子、枕巾等物品间接传染。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具有以下危险因素者容易患头癣。
卫生条件差、头发过长、不注意头部清洁。
养宠物,不注意宠物毛发清洁。
集体生活,如生活在建筑工地、部队、住宿学校、运动队等。
皮肤抵抗力下降,例如患有糖尿病、消耗性疾病。
发病机制
致病真菌接触皮肤后,可以黏附在皮肤及毛发表面。
真菌利用皮肤表面的角质等作为营养物质,迅速在皮肤上侵袭性生长繁殖,破坏皮肤及毛发,并引起炎症反应。
皮肤屏障功能、免疫水平等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也至关重要,免疫受损人群在接触真菌时更易发生疾病。
白癣
受损毛发在距离头皮2~3厘米处折断,病发根部可见鞘状白色鳞屑(菌鞘)。
偶伴轻度瘙痒,多为儿童期起病,青春期后可自愈。
黑点癣
表现为头皮局限性脱发斑,其上头发出头皮即折断,形成头皮黑点,通常不伴鳞屑或仅有少量鳞屑。
偶有轻度瘙痒。
黄癣
表现为盘状黄豆大小的黄癣痂,中心有毛发贯穿,皮损处的头发变细、无光泽,发色变暗。
除去黄痂,其下为浅溃疡(皮肤、黏膜局部缺损、溃烂)或鲜红湿润糜烂(表皮或黏膜脱落,露出红色湿润面)。
可伴随不同程度的瘙痒和疼痛,并有特殊的臭味。
脓癣
表现为暗红色隆起的斑块,斑块表面有密集的小脓疱,毛孔呈蜂窝状,能挤出脓液,伴有疼痛。
皮肤损伤的地方头发松动,容易拔出或脱落,易形成
瘢痕和永久脱发。
脓癣炎症严重时可伴耳后、颈、枕部
淋巴结肿大,自觉疼痛并有压痛。
并发症
毛囊炎
毛囊炎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局限于毛囊口的化脓性炎症。
临床初期仅为小
丘疹(高出皮肤表面的丘形
皮疹),中心可见有毛发贯穿。
随着病变的发展,小丘疹变成丘疱疹(顶部有小水疱)、小脓疱(
疱疹内有脓液)。
皮损破溃后有分泌物排出,待干燥后可结痂,遗留或不留瘢痕。
癣菌疹
头癣感染灶,释放真菌抗原或代谢产物入血后,可经血液循环到皮肤其他部位,引起过敏反应,从而诱发
癣菌疹。
手掌、指侧等出现水疱性皮疹,可有剧痒。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204
头癣风险自测
就医科室
皮肤性病科
如果头皮出现
斑片损害,有
鳞屑、黄色结痂或脓疱等,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可适度清洁头皮,不要用力搓洗。避免搔抓,以免感染范围扩大。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什么时候发现皮肤损害的?
皮肤损害发生的部位有哪些?
皮肤损害持续多长时间了?能不能自行缓解?
是否有疲倦、发热等情况?
以前是否出现过类似症状?
病史清单
是否有糖尿病、结核病?
近期是否接触过该病的患者?
近期是否精神紧张、压力大?
是否对药物、食物或其他物质过敏?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皮肤真菌镜检/培养
皮肤细菌涂片/培养
血生化
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菌药(口服、注射、静脉):特比萘芬、
氟康唑、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
甲硝唑等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204
头癣风险自测
诊断依据
病史
与头癣患者或患癣动物密切接触史,对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临床表现
临床上头皮出现
丘疹、
鳞屑、化脓、结痂等损害,伴头发易折断或脱发时,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实验室检查
真菌显微镜检查
皮损处取皮屑或毛发行真菌直接显微镜检查,发现真菌菌丝和孢子,可明确诊断。
黄癣可见发内链状菌丝和关节孢子,黄癣痂内大量厚壁孢子和鹿角状菌丝。
白癣可见发外成堆排列的圆形孢子。
皮肤镜检查
皮肤镜下可见病发呈黑点、螺旋状、条形码样、折断发等改变,可辅助诊断本病。
滤过紫外线(伍德灯)检查
在伍德灯照射下,黄癣呈暗绿色荧光,白癣呈亮绿色荧光,黑点癣无荧光。
鉴别诊断
头皮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发生于青年,高峰年龄段在18~40岁,12岁前很少发病。
典型皮损表现为覆盖油腻性鳞屑的红斑和丘疹。
头皮银屑病
头皮银屑病,皮损鳞屑较厚,常超出发际,头发呈束状(束状发)。
真菌镜检可以鉴别,取鳞屑或断发进行真菌镜检,头癣真菌镜检结果呈阳性,头皮银屑病真菌镜检结果呈阴性。
其他疾病
还要与头皮炎症性疾病及局限性脱发疾病,如
斑秃、头皮湿疹、拔毛癖等进行鉴别,真菌镜检可以辅助鉴别。
治疗原则
头癣需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剪发、洗头等一般治疗,以及口服、外用药物治疗等。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用
硫黄皂或2%
酮康唑洗剂洗头,每次尽量去掉头屑,每天1次,需要至少使用不少于8周。
尽可能将病发剪除。
避免搔抓患处,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药物治疗
全身用药
口服抗真菌药:常用药物为
灰黄霉素、
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年龄大、基础疾病较多的人群需注意监测肝功能。
糖皮质激素:脓癣急性炎症期可在使用抗真菌药物的同时短期联合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抗感染药物: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加用抗菌药。
外用药物
需要长时间使用,最好可以连用8周以上。
治愈情况
头癣治疗后的效果与头癣的类型、病情的严重程度、是否早期和规范治疗等因素有关。
个别类型的头癣可以自愈,例如白癣至青春期可自愈。
其他类型的头癣如黄癣、脓癣,处理不及时或遗留永久性秃发和
瘢痕(疤痕)。但早期规范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仍有可能治愈。
危害性
头癣对身体、心理和生活常造成影响。
皮肤损害
头癣头部可出现灰白色
鳞屑或大片的黄痂,容易造成头发易断或大量脱发、永久
斑秃。
影响生活和工作
因头癣具有传染性,而且会有瘙痒和异味,生活细节上需要处处留心注意,可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造成心理负担
一旦患上头癣,因其具有传染性和对外观的影响,常造成患者心理负担过重。
日常生活
饮食管理
不吃或少吃易发汗、油腻、生冷以及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葱、生蒜等。
尽量避免或少喝浓茶和咖啡。
避免饮酒。
运动管理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每天(或每周3次)30分钟的适度有氧运动(如慢跑),并且坚持每周2次的力量训练。
心理调节
该病是良性疾病,可以治愈,患者及家属不要有心理负担。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
生活管理
规律作息,不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
避免用力搔抓头皮,减少继发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不与他人共用生活用品,毛巾、帽子、枕巾、梳子等个人生活用品及理发工具要煮沸消毒,以免传染给他人。
注意宠物的管理,动物患病及时发现,并对其进行治疗。
随诊复查
遵医嘱定期复诊。在治疗期间,如果症状没有缓解,甚至有所加重,或者出现了新的症状,都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预防
注意个人以及环境卫生,可以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
不与头癣患者密切接触,如不与其共用毛巾、帽子、枕巾、梳子等生活用品及理发工具。
不与患癣的家畜和宠物亲密接触,并给予它们相应的治疗和处理。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头,经常清洗毛巾、帽子、枕巾等生活用品。
在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寄宿生中,私人物品避免混用。
积极治疗糖尿病以及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及治疗手、足以及
甲癣等基础疾病。
饮食均衡,适量运动,提高自身抵抗力。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