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中暑是在高温、高湿及通风不良环境中发生的机体受热过度的急性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口渴、多汗、疲乏、心悸、发热、脉搏加快等
主要治疗措施包括迅速降温、对症支持治疗、防治多器官衰竭并发症等
轻症可自愈,重症需要及时抢救;热射病严重者有死亡风险
中暑是什么?
定义
中暑是指在暑热季节、高温、高湿及通风不良等环境中,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发生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分型
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可以将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日)射病三种类型。
热(日)射病又可分为劳力性热射病和非劳力性热射病。
中暑的三种类型可按顺序依次发展,也可交叉重叠。
发病情况
疾病分布
高发时间:中暑主要发生于夏季。
地区分布
世界各地均有中暑暴发的情况。
在美国,热浪期中暑死亡人数约为非热浪期的10倍。
我国热带、亚热带面积相对较大,是中暑的高发地区。
随着城镇化程度越来越高,产生“城市热岛效应”,城镇居民中暑的发病率也逐步上升。
高发人群:在温度较高而无防暑措施的情况下,婴幼儿、65岁以上老年人、肥胖人群、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等更容易中暑。
怎么发现中暑?
中暑可通过以下的方式确定:
先兆中暑:在高温场所活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等。移至阴凉、通风环境后可自行缓解。
轻症中暑:上述症状加重,出现面色潮红、大汗、脉搏快速等,体温38.5℃以上。
重症中暑:出现高热、抽搐、意识不清等。
有上述症状要立即转至凉爽处,及时去医院急诊科诊治。
天不是特别热也会中暑吗?
如果身体产热过多而无法有效散热,即使天不是特别热也会中暑。以下情况有可能中暑:
长时间在潮湿、不透风环境下剧烈活动。
一些发热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大量饮酒。
系统性硬化病、先天性无汗症、有广泛烧伤的皮肤瘢痕。
服用抑制出汗的药物,如阿托品、苯海拉明麦角酰二乙胺等。
一旦中暑,要及时去医院急诊科诊治。
中暑以后“揪莎”有用吗?
“揪莎”对中暑是没有用的。
中暑的急救原则为快速降温、防止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应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的环境,口服淡盐水、休息,使用凉毛巾帮助降温,严重者可向全身洒凉水,争取让患者的体温降下来。
对于严重中暑者,应及时送医院进行治疗,防止发生脑水肿等严重损害。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