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雪貂抓咬致皮肤、组织损伤
局部出现抓咬痕,红肿,伤口可发生感染、化脓等
被雪貂抓咬致伤,可能导致破伤风、狂犬病
根据伤口的大小及污染程度,可进行伤口暴露后的处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定义
雪貂致伤是指被雪貂抓咬所致皮肤黏膜、组织的损伤。
雪貂的栖息地是靠近水源的森林和半林地,中国的雪貂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野生雪貂极具破坏性,尤其喜爱偷猎家禽,甚至攻击人类。
家养雪貂虽然作为宠物喂养,但密切接触过程中,经常会被咬伤。
致病原因
抓咬
主要是因患者通常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条件下,被雪貂抓伤或咬伤。
传播疾病
雪貂属于哺乳动物,可能感染
狂犬病病毒,尤其是野生的雪貂。人被其咬伤可能引起狂犬病,狂犬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100%。
雪貂唾液中含有大量细菌,咬伤后可能导致伤口感染,可表现为红肿热痛等局部的炎症反应,如果不及时治疗,它可能会发展为
败血症。
诱发因素
伤口处理不当、感染、就诊延迟。
主要症状
伤口局部红肿、皮疹
局部咬痕/抓痕可出现皮肤
软组织损伤,出现肿胀、发红;也可出现过敏反应,出现。
伤口感染、化脓
雪貂唾液中含有大量细菌,若局部伤口处理不及时,可出现伤口炎症反应,伤口周围软组织红或形成脓肿,皮温高可合并畏寒、发热和疼痛等全身症状。
致伤部位僵硬及皮肤感觉异常
雪貂致伤后1个月乃至半年内伤处肌肉可有僵硬现象。这主要是在雪貂致伤时瞬间伤处肌肉强力收缩引起损伤所致,可作一些热敷及理疗处理以改善症状。局部皮肤感觉异常也有一定的心因性原因,可作适当的心理疏导以减轻此类症状。
罕见临床表现
蜂窝性组织炎、败血症
局部伤口未重视、未进行治疗,会发展成转移性扩散和严重的后遗症,包括感染蜂窝性组织炎、
败血症。患者出现气促、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四肢厥冷、
高热、昏睡、昏迷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
破伤风
破伤风潜伏期通常为3至21天,其长短与伤口所在部位、感染情况和机体免疫状态有关。
破伤风毒素主要侵袭神经系统中的运动神经元,以牙关紧闭、阵发性痉挛、强直性痉挛的为临床特征。
狂犬病
典型的临床症状如兴奋、狂躁、恐水、怕风、咽喉肌痉挛、大量流涎、瘫痪等,结合致伤史即可作出
狂犬病的临床诊断。
对症状不明显者特别注意有无“三怕”(怕水声、光、风)现象,必要时用扇风、倒水和亮灯试验,狂躁症状不明显应注意咽肌水肿和毛发竖立现象。实验室检查,如唾液RT-PCR阳性可确诊。
流感
患者出现
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体征和症状:发热、厌食、体重减轻、打喷嚏、流鼻涕和嗜睡;如有长期饲养雪貂接触史,应怀疑雪貂将病毒传播到易感人群,雪貂和人类之间存在多种相似临床症状和感染症状。
就医科室
急诊科
如发生雪貂致伤事件,患者应尽快转运至有动物伤害救治经验的急诊科或急诊外科,由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医师进行规范处置,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保护伤口避免二次污染。
家属应陪同就医,以防发生意外。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出现伤口红肿热痛?
受伤时间?
有没有加重或缓解因素?
有无流感的症状?
致伤部位僵硬及皮肤感觉异常?
病史清单
被雪貂侵袭的时间,发生过程如何?
平时身体状况如何?
是否有破伤风病史?
是否有破伤风免疫接种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X线检查。
超声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狂犬疫苗接种药物
破伤风疫苗接种药物
诊断依据
被雪貂抓咬史
有明确的雪貂致伤病史。
临床表现
被咬部位肿胀、发红、僵硬、感觉异常,伤口周围出现化脓等。
实验室检查
对于有感染的咬伤伤口和全身性感染体征的患者,需要在抗生素治疗前进行需氧和厌氧
血培养。
X线平片
关节附近的深部咬伤需要行正位和侧位的X线平片,以评估骨或关节破坏以及异物(如嵌入的牙齿)的证据。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有助于识别感染伤口的脓肿形成,以及定位感染伤口内是否存在异物。
治疗目的:伤口清洗消毒,避免发生感染、过敏。
治疗原则:立即脱离致伤环境,用干净的布覆盖伤口并压迫止血,立即去有救治条件的医院诊治。
局部治疗
伤口冲洗、消毒
尽快使用肥皂水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有条件时,使用医用清创设备清洗创面。彻底冲洗后用含碘消毒剂(如碘伏)消毒伤口内部。
清创术
对于深大伤口应彻底清创,清除失活、坏死组织,伤口不宜一期缝合,可充分引流,伤口每天换药。根据伤口情况、必要时需要反复清创伤口、避免伤口残留坏死组织。
局部抗感染、抗过敏
局部皮肤单纯红肿,24小时至48小时内局部可冷敷,如伤处感染表现,可外用抗生素,如
莫匹罗星软膏等。
如局部出现
皮疹等过敏表现,可使用含皮质类固醇激素的药膏,如
卤米松乳膏、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等。
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蜂窝性组织炎、败血症
雪貂致伤后细菌滞留在伤口内,如处理不及时,易造成伤口局部感染,甚至形成脓肿。
局部感染伤口进行彻底清创引流,静脉给予广谱抗生素抗炎治疗,给予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
炎症引起全身反应时,会引起发热。
高热时可取静脉血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同时去除感染源及加强营养等治疗。
破伤风
雪貂咬伤伤口属于污染伤口,感染破伤风的风险较高,应遵照T/CADERM 3010—2019的规定进行破伤风预防。
狂犬病
雪貂咬伤可能引起狂犬病,目前狂犬病在治疗方面仍无实质性突破,正确及时的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及免疫预防仍是狂犬病预防的主要策略。
治愈情况
及时规范彻底清创处理,预后可。如并发破伤风、
狂犬病等并发症,预后不佳。
预后因素
预后与伤口是否规范处理及救治时间有关。
危害性
如伤口感染,可能造成伤口迁延不愈。
重症破伤风患者可发生
喉痉挛、窒息、
肺部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在无医疗干预的情况下,病死率接近100%,即使经过积极的综合治疗,全球范围病死率仍为30%~50%。
狂犬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为100%。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适当增加营养,促进伤口愈合。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避免大量饮酒。
规律生活
病情稳定后可在医师指导下适当运动。
应严格控制患者动脉血气分析、血清电解质、尿液电解质等各项指标达到理想范围内。
避免劳累,注意休息。
不吸烟。
保持心理健康
对于雪貂致伤后出现心理创伤的患者,应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必要时,建议患者前往心理科进一步就诊,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心理干预手段,促进患者的心理康复。
病情监测
应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神志和精神状态。
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按时伤口换药处理。
随诊复查
医生会根据受伤部位,受伤程度等,制定复查时间,遵医嘱按时复查。
预防
从事养殖雪貂的人员、从事野外工作的人群提高警惕,避免发生雪貂致伤。
饲养宠物雪貂应了解其习性,不要拉扯雪貂的尾巴和毛发,不要抢夺雪貂食物,以免被咬伤。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