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螫伤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
概述
蜈蚣螫伤是指因蜈蚣的毒爪刺入皮肤放出毒汁引起的皮肤损伤和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局部疼痛红肿、眩晕、恶心、呕吐、发热、谵妄、抽搐、昏迷等。发现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患处并尽量吸除毒汁,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要及时抢救,尽早给予药物治疗。小儿及体弱者应力求速治,否则可能危及生命。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急诊科
临床症状
局部疼痛红肿、眩晕、恶心、呕吐、发热、心悸,谵妄、抽搐、昏迷等。
危害
可造成皮肤损伤和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谵妄、抽搐,甚至昏迷,危及生命。
检查
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心电图等。
诊断
根据蜈蚣蛰伤病史,以及局部疼痛红肿、眩晕、恶心等临床表现即可诊断。
治疗原则
清洗患处,吸除毒汁,全身中毒者给予药物治疗,并进行对症治疗。
治愈性
中小型蜈蚣螫咬后一般能较快好转,轻者数天皮疹即可消退。大型蜈蚣咬伤后,如进行早期及时治疗,效果良好。
饮食建议
给予清淡、易消化、高营养、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饮食。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