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脱水是水补充不足和/或消耗、丢失过多引起细胞外液减少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可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视物模糊、唇舌干燥、口渴等
由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医源性因素等引起
主要通过病因治疗、补液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脱水是什么?
定义
脱水是水补充不足和/或消耗、丢失过多引起细胞外液减少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脱水可以引起新陈代谢功能出现异常。
分型
根据脱水时患者的血钠水平分类如下。
低渗性脱水
又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钠离子(Na+)丢失多于水丢失,血钠小于135mmol/L,血浆渗透压小于280mOsm/L。
高渗性脱水
又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钠离子(Na+)丢失少于水的丢失,血钠大于150mmol/L,血浆渗透压大于310mOsm/L。
等渗性脱水
钠离子(Na+)丢失等于水丢失,血钠浓度、血浆渗透压在正常范围内。
如不及时处置,可转化为高渗性脱水;补充低渗液过多,可转变为低渗性脱水
宝宝拉肚子脱水有什么表现?
宝宝拉肚子脱水,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口渴、烦躁、眼窝下陷、眼泪少或者无泪、尿少或者无尿、唇舌干燥、皮肤干燥等。
宝宝出现腹泻要及时通过口服补液盐,主要以“失多少补多少”原则来预防和纠正脱水,如果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急诊科或者儿科就诊。
高渗性脱水和低渗性脱水是什么意思?
低渗性脱水:脱水时丢失的钠多于水,形成低血钠,导致细胞内水肿、脑水肿。此时口渴不明显,尿量先增多,进一步丢失则尿量减少,乏力、头晕、手足麻木、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
高渗性脱水:脱水时丢失的水多于钠,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口渴症状明显,尿量减少,重者出现躁狂、幻觉、谵妄、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
脱水了补水最快的方法是什么?
脱水需要分清楚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还是等渗性脱水。不同的脱水,补水方法不同。低渗性脱水多补充盐溶液或高渗盐水。高渗性脱水多补充盐水和葡萄糖溶液。等渗性脱水多补充等渗盐水平衡盐溶液。
如有脱水症状建议及时医院急诊科就诊,明确脱水性质再补水。
宝宝拉肚子补水应该喝糖水还是盐水?
宝宝拉肚子多伴有脱水,需要补液,通常选择生理盐水口服或者输液治疗,糖水补液效果差。补水同时应治疗原发病。
建议宝宝拉肚子严重时,到儿科或者急诊科就诊,明确病因,控制饮食,注意腹部保暖,出现水电解紊乱及时输液治疗,避免出现病症加重。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