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是水补充不足和/或消耗、丢失过多引起细胞外液减少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可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视物模糊、唇舌干燥、口渴等
由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医源性因素等引起
主要通过病因治疗、补液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脱水是什么?
定义
脱水是水补充不足和/或消耗、丢失过多引起细胞外液减少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脱水可以引起新陈代谢功能出现异常。
分型
根据脱水时患者的血钠水平分类如下。
低渗性脱水
又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钠离子(Na+)丢失多于水丢失,血钠小于135mmol/L,血浆渗透压小于280mOsm/L。
高渗性脱水
又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钠离子(Na+)丢失少于水的丢失,血钠大于150mmol/L,血浆渗透压大于310mOsm/L。
等渗性脱水
钠离子(Na+)丢失等于水丢失,血钠浓度、血浆渗透压在正常范围内。
宝宝拉肚子脱水有什么表现?
宝宝拉肚子脱水,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口渴、烦躁、眼窝下陷、眼泪少或者无泪、尿少或者无尿、唇舌干燥、皮肤干燥等。
宝宝出现腹泻要及时通过
口服补液盐,主要以“失多少补多少”原则来预防和纠正脱水,如果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急诊科或者儿科就诊。
高渗性脱水和低渗性脱水是什么意思?
低渗性脱水:脱水时丢失的钠多于水,形成低血钠,导致细胞内水肿、
脑水肿。此时口渴不明显,尿量先增多,进一步丢失则尿量减少,乏力、头晕、手足麻木、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
高渗性脱水:脱水时丢失的水多于钠,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口渴症状明显,尿量减少,重者出现躁狂、幻觉、
谵妄、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
脱水了补水最快的方法是什么?
脱水需要分清楚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还是
等渗性脱水。不同的脱水,补水方法不同。低渗性脱水多补充盐溶液或高渗盐水。高渗性脱水多补充盐水和
葡萄糖溶液。等渗性脱水多补充等渗盐水
平衡盐溶液。
如有脱水症状建议及时医院急诊科就诊,明确脱水性质再补水。
宝宝拉肚子补水应该喝糖水还是盐水?
宝宝拉肚子多伴有脱水,需要补液,通常选择生理盐水口服或者输液治疗,糖水补液效果差。补水同时应治疗原发病。
建议宝宝拉肚子严重时,到儿科或者急诊科就诊,明确病因,控制饮食,注意腹部保暖,出现水电解紊乱及时输液治疗,避免出现病症加重。
致病原因
生理因素
饮水过少,剧烈运动导致出汗过多。
环境因素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等。
疾病因素
大面积烧伤。
医源性因素
使用大量甘露醇、葡萄糖溶液,鼻饲浓缩高蛋白食物,可以引起
高渗性脱水。
主要症状
低渗性脱水
脱水程度 | 血钠浓度 | 症状 |
---|
轻度 | 130 mmol/L≤Na+<135 mmol/L | 乏力、头晕、手足麻木等 |
中度 | 120 mmol/L≤Na+<130mmol/L | 乏力、头晕、手足麻木、恶心、呕吐、起立时容易晕倒、视物模糊、少尿等 |
重度 | <120mmol/L | 神情淡漠、肌痉挛性疼痛、呼吸困难、抽搐、昏迷等 |
高渗性脱水
脱水程度 | 缺水量占体重比 | 症状 |
---|
轻度 | >2%且≤4% | 仅有口渴 |
中度 | >4%且≤6% | 极度口渴,唇舌干燥、皮肤干燥或失去弹性、眼窝下陷等 |
重度 | >6% | 可出现躁狂、幻觉、谵妄、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
等渗性脱水
恶心、厌食、乏力、少尿等,但不口渴,还可见眼窝凹陷,皮肤干燥、松弛等。
其他症状
多是原发疾病的症状。以下列出部分症状。
如因急性胃肠炎引起,还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如因
肠梗阻引起,还可出现呕吐、无排气和排便、腹痛等症状。
就医科室
急诊科
出现意识淡漠、呼吸困难、躁狂、幻觉、
谵妄、抽搐、昏迷、肢端湿冷等症状,建议立即去急诊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如果是儿童出现腹泻,应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的情况。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乏力、头晕、口渴、尿少等情况?
病史清单
是否是否有剧烈运动或在高温环境停留时间过长?
是否有饮水过少?
是否有进食和喝水困难?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依据
病史
有大量呕吐、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等情况。
长期处于高温环境,饮水过少、出汗过多等。
临床表现
症状
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视物模糊、唇舌干燥、口渴、皮肤干燥或失去弹性、少尿等症状。
严重时会出现神志淡漠、肌痉挛性疼痛、呼吸困难、躁狂、幻觉、
谵妄、抽搐、昏迷等症状。
体征
检查可发现脉搏细速、肌张力增高、
腱反射亢进或腱反射减弱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
血生化
检查钠离子浓度、肾功能、肝功能等。
明确是否存在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判断脱水的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等。
注意事项:急诊科就诊无须禁食。
血常规
尿常规
尿比重和尿渗透压在低渗性脱水时下降,高渗性脱水时上升。
尿钠检测
其他检查
根据原发病情况,可能会进行粪便或呕吐物检测、甲状腺功能检测、激素检测、胸部CT、胸部或
腹部超声等。
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为病因鉴别。
多种因素都会引起脱水,因此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明确病因。
明确病因可以为明确治疗方法提供信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
治疗原则:尽快去除病因,纠正脱水和渗透压异常。
病因治疗
停止活动,远离高温环境。
可以饮水的患者应保证饮水量,可根据脱水类型适当增加饮用水中的电解质;或通过鼻饲补充。
遵医嘱减少或停止利尿剂、
葡萄糖溶液、鼻饲营养等药物。
补液治疗
主要目的是补充体液,调节钠离子浓度,改善渗透压等。
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要记录液体的出入量,如饮食中的液体的量、输液的量、尿量、出汗量、腹泻和呕吐的量,医生会根据液体出入量调整输液的量。
治疗期间还会复查血生化、电解质等检查。
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量增多的情况,上厕所时应注意安全,避免摔倒;或使用便盆在床上进行小便。
治愈情况
大部分脱水可通过及时治疗缓解或治愈。
危害性
可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唇舌干燥等这种,产生不适感。
如原发疾病较重,或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出现
谵妄、昏迷等严重情况,可危及生命。
日常管理
作息管理
卧床休息,避免劳累。
保证睡眠充足,避免熬夜。
饮食管理
按照医生要求增加或减少含钠食物的摄入,如含食盐的食物。
按照医生要求饮水,可少量多次饮用,避免一次饮用过多。
如不能进食,可选择鼻饲食物,食物在注入鼻饲管前应搅碎。
保证饮食营养丰富、均衡。可选择肉类、奶类、豆制品、鱼类、新鲜水果和蔬菜等食物的量。
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或饮品,如生葱、生姜、生蒜、辣椒、浓茶、咖啡、酒类等。
运动管理
卧床休息时,可做抬高、屈伸等动作。
如能下床活动,应缓慢活动,避免摔倒。开始时可使用助行器、拐杖等辅助,或由他人搀扶。
如体力已恢复,可选择慢走、快走、慢跑等活动,或根据医生建议选择活动项目。
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
运动过程中如感到劳累、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
随诊复查
按照医生指导定期复查。
如症状不缓解或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就诊。
预防
避免长时间不饮水。
运动前后、天气过热、发热时,应及时补充水分。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
注意安全,避免外伤、烧伤。
按照医生要求使用药物;用药期间如有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咨询医生。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