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俣病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一种因慢性甲基汞中毒导致的神经系统疾病
主要症状为肢体麻木、活动不利、吞咽困难、言语不清、耳聋等
避免再中毒,积极药物治疗
及时治疗可以治愈,否则可能危及生命
水俣病是什么?
定义
水俣病是长期食用含有甲基汞的鱼类、贝类等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是一种慢性汞中毒。
本病最早于日本水俣湾发现,故命名为水俣病。
分型
按照发病人群分类
先天性水俣病:母亲妊娠期食入含有甲基汞的鱼类、贝类等,甲基汞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引起。
后天性水俣病:出生后摄入含有甲基汞的乳汁,或长期食用含有甲基汞的鱼类、贝类引起。
发病情况
我国尚无权威发病数据。
任何人都可患病。
长期食用含有甲基汞的鱼类、贝类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
水俣病是怎么得的?
水俣病是由于长期食用被甲基汞污染的水产品(如鱼、虾、贝类)所致。
当工厂废渣、废液、电池等含有汞的污染物未依法处理,进入环境后,会通过细菌作用变成甲基汞。
甲基汞可污染鱼、虾、贝类等生物,在生物体内大量聚集。
当人长期食用这些生物,就可能造成慢性汞中毒,导致人体中枢神经病患。本病因最早发现于日本水俣湾而得名。
水俣病能治好吗?
水俣病经过及时治疗可以治愈,但如果已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难以治愈。
水俣病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出现四肢麻木、震颤、运动不协调、咀嚼和吞咽困难、言语不清、耳聋、视力障碍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此外由于甲基汞主要通过肾脏代谢,还可以引起肾衰竭,较难治愈,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水俣病如何治疗?
水俣病的治疗重点为停止甲基汞摄入和驱汞治疗。
1.停止甲基汞摄入:停止进食可能含有甲基汞的食物,如母亲患有水俣病,应停止给孩子哺乳。
2.驱汞治疗:可使用二巯丙磺钠二巯丁二钠等药物促进血液中甲基汞的代谢和排泄。
此外,如果已出现肾衰竭,可通过血液透析治疗缓解病情。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