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咬伤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被蛇的牙齿咬伤后出现的局部和全身反应
被咬部位疼痛、出血,毒蛇咬伤后还可出现肢体肿胀、皮下淤血、头晕、眼睑下垂、肢体瘫痪、无尿等全身中毒反应
立即院前急救后尽快送医,伤口局部处置、应用抗蛇毒血清、对症支持治疗等
无毒蛇咬伤通常预后良好,毒蛇咬伤通常预后不良
定义
蛇咬伤是指被蛇的牙齿咬伤后出现的局部和全身反应。当人体被毒蛇咬伤后,蛇毒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引起局部及全身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
蛇咬伤多发生在四肢,局部症状主要为疼痛、肿胀、压痛,如果是毒蛇咬伤,还可出现肢体肿胀、皮下淤血、头晕、眼睑下垂、肢体瘫痪、无尿等全身中毒反应。
我国常见的无毒蛇有王锦蛇、赤链蛇、乌梢蛇、滑鼠蛇、玉斑锦蛇、翠青蛇、鱼游蛇、草游蛇、小头蛇、水蛇、蟒蛇等。
发病情况
蛇咬伤是一种常见动物致伤疾病,在我国长江以南各省更为多见,粗略估计我国每年的蛇咬伤病例达数百万,毒蛇咬伤为10~30 万人,70%以上是青壮年,病死率约为5%,蛇咬伤致残而影响劳动生产者高达25%~30%。
我国常见的毒蛇可分为神经毒类、血液毒类、细胞毒类和混合毒类蛇。神经毒类如金环蛇、银环蛇、海蛇等;血液毒类如竹叶青、烙铁头、蝰蛇等;细胞毒类如眼镜蛇等;混合毒类如眼镜王蛇、蝮蛇、尖吻蝮蛇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