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最严重的中暑类型,不及时救治会危及生命
体温多超过40℃,同时出现抽搐、昏迷等
需要立即降温并紧急送医,治疗并发症
限制在高温环境中的时间、多喝水等可预防
定义
热射病是由于暴露于热环境和/或剧烈运动所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以核心温度升高(>40℃)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为特征,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并伴有多器官损害的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
属于中暑最严重的类型,病死率极高。
分型
根据病人发病时的状态和发病机制,热射病可分为以下两型。
劳力型热射病
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导致。
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比如在夏季参训的官兵、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
尽管劳力型热射病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更容易发生,但环境条件并非必需。
经典型热射病
主要由于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
常见于年幼者、孕妇和年老体衰者,或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
发病情况
疾病分布
高发时间:主要发生于夏季。
地区分布:世界各地均有热射病暴发的情况。
在美国,热浪期中暑死亡人数约为非热浪期的10倍。
我国热带、亚热带面积相对较大,是热射病的高发地区。
随着城镇化程度越来越高,产生“城市热岛效应”,城镇居民热射病的发病率也逐步上升。
发病率
国内研究显示,部队官兵在训练或战争中劳力型热射病发病率可达43.6%。
病死率
热射病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免疫功能紊乱,造成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如不及时有效治疗,病死率可高达 60% 以上。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