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过敏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青霉素过敏是青霉素类抗生素或其降解产物所致的变态反应
常出现皮疹、皮肤瘙痒,可伴随胸闷、喘憋、腹痛、腹泻等症状
治疗包括急救、对症治疗
一般经及时治疗预后良好;但存在因严重过敏性反应致死的风险
青霉素过敏是什么?
定义
青霉素过敏是指青霉素类抗生素或其降解产物(如青霉烯酸、青霉噻唑酸等)所引起的变态反应(超敏反应),Ⅰ、Ⅱ、Ⅲ、Ⅳ型变态反应都可以涉及,以I型和IV型最常见。
青霉素类抗生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敏感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螺旋体和放线菌感染。主要包括以下药物。
天然青霉素:如青霉素G。
半合成青霉素:耐酸青霉素(如青霉素V)、耐酶青霉素类(如甲氧西林、异恶唑类青霉素)、广谱青霉素类(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抗假单胞菌青霉素类(如羧苄西林哌拉西林)、抗革兰氏阴性杆菌青霉素类(如美西林)。
变态反应
身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的异常免疫应答。
可分为Ⅰ、Ⅱ、Ⅲ、Ⅳ型变态反应。
分型
临床通常将青霉素类抗生素所致变态反应分为以下两类。
速发型变态反应
包括Ⅰ型变态反应,多在2小时内出现症状。
以用药后速发的瘙痒、皮疹为最常见症状,可累及其他组织器官。
迟发型变态反应
包括Ⅱ、Ⅲ、Ⅳ型变态反应,通常发生于给药数小时或数天后。
可引起药物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清病样反应、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
发病情况
青霉素过敏是最常报道的药物过敏类型,约8%~12%的人群自报青霉素过敏,但其中80%~90%非真正的变态反应。
最严重的情况为过敏性休克,发生率占用药人数的(0.4~1.5)/万,死亡率约为0.1/万。
青霉素过敏很严重吗?
青霉素过敏可以非常严重。
青霉素过敏在用药后1小时内出现,有可能在数秒内就发作。以皮肤症状最常见,极少数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和剥脱性皮炎,危及生命。
青霉素过敏与药物剂量无关,对青霉素高度过敏的人即使少量用药也会引起休克。对于过敏体质者,如有荨麻疹、湿疹、支气管哮喘等病史者,皮试和用药应非常谨慎。
青霉素过敏能吃头孢和其他消炎药吗?
对青霉素药物过敏患者使用头孢类药物时,发生过敏的风险相对较大。
青霉素类和头孢类都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交叉过敏的反应。
如果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以谨慎地使用头孢类抗生素。使用头孢曲松时可以做皮试试验,皮试阴性者可以使用。另外,头孢类抗生素要注意迟发性的过敏反应。
青霉素过敏怎么急救?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急救包括:
立即停药,使患者平卧,皮肤出现荨麻疹或过敏风团疹伴有痒感的,立即以地塞米松注射液静脉推注,抗组胺药物肌肉注射。
反应严重,有呼吸道梗阻或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者,立即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吸氧及地塞米松、抗过敏药治疗。
青霉素过敏可在注射后数秒发生,应密切观察,一旦发生立即抢救。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