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并发症 治疗 预后 预防
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STSS)于1978年国外首次报道,近年国内报道逐渐增多。是噬菌体Ⅰ群金葡菌所致的疾病,以发热、晕厥、低血压、皮疹及多脏器系统功能障碍等为特征。
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是什么
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导致,病人可出现寒战、高热、肌肉酸痛以及充血性红疹等相关表现,可能危及到生命。
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常见的原因是皮肤粘膜的感染,比如皮肤软组织感染以及女性使用阴道栓者,可能会导致该病。总体上来讲病情严重,可能导致严重的休克、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尤其是未及时得到治疗者,病情可快速进展,从而危及到病人的生命。
因此,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需及时就医,给予相应的处理,比如需要积极抗感染治疗,如果为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需要使用万古霉素等相关的抗生素,还需要给予补液、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等相关指标以及采取其他辅助性的处理措施。
药物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随意用药。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