啮齿动物咬伤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被啮齿动物咬伤
表现为局部出血、疼痛、肿胀,严重者可出现局部组织缺损、毁坏等
被啮齿动物的牙齿造成的皮肤、组织损伤
根据伤口的大小及污染程度,清创缝合,预防感染
定义
被啮齿动物的牙齿咬伤,致皮肤、组织损伤。
全世界有2200余种啮齿动物,占哺乳动物物种数量的40%以上。啮齿动物分为松鼠形、豪猪、河狸、鳞尾松鼠、鼠形等几个亚目。我国常见的啮齿动物有:老鼠、仓鼠、豚鼠、松鼠、花栗鼠、沙鼠、豪猪和河狸等。
啮齿动物属于哺乳动物中的啮齿目,其上颌和下颌各有一对持续生长的尖锐门牙,可用来啃咬树干、咬碎食物和咬击掠食者,啮齿动物的门齿能终生生长,因此要通过咬啮来磨短这两对门牙。
啮齿动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如农田、森林、草原、牧场、河流、湖泊、洞穴和荒漠等,到处都有它们的活动踪迹。是多种病原体的自然宿主。人被啮齿动物咬伤后,可能会导致感染性疾病,如鼠咬热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和鼠疫等。
发病情况
在我国,每年因啮齿动物致伤者众多,有研究表明,啮齿动物致伤(鼠咬伤为主)位居犬咬伤、猫咬伤之后,成为第三大动物致伤来源。
我国部分地区医疗机构动物致伤门诊调查数据显示,不同地区致伤动物来源构成中鼠咬伤占比最低0.8%,最高达11.8%。目前国内尚缺乏大规模流行病学数据。
鼠咬伤多发生在卫生条件较差地区或农村山区、多发生于睡眠中、女性居多、四肢部位多见、婴幼儿(0~4 岁)致伤比例最高。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