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
概述
溺水是指人淹没于水中或其他液体介质中并受到伤害的状况。由于水吸入肺内(湿淹溺90%)或喉挛(干淹溺10%)所致。溺水是常见的意外事故,溺水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很快出现昏迷,继而停止呼吸。救治的首要目标是恢复供氧,心脏骤停者进行心肺复苏,防治并发症。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急诊科
别名
淹溺
临床症状
口唇和四肢末端青紫,呼吸微弱、神志不清等。严重者神志丧失、呼吸停止及大动脉搏动消失,心脏骤停。
危害
溺水的进程很快,一般4~5分钟或6~7分钟就可因呼吸心跳停止而导致死亡。
并发症
低氧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检查
心电图、X线、生化检测、血气分析、凝血功能检测等。
诊断
依据落水史,结合临床表现即可诊断。
治疗原则
救治的首要目标是恢复供氧,心脏骤停者进行心肺复苏,防治并发症。
治愈性
与救治是否及时和心肺复苏能否成功有关。
饮食建议
患者清醒后初期给予易消化富含营养的流质饮食,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保证需要。
重要提醒
溺水最忌慌乱,落水后一定要镇静。溺水者应仰卧,头向后,口鼻向上露出水面。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