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固醇性糖尿病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本病是由糖皮质激素增多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糖尿病
可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紫纹、痤疮等症状
本病多由库欣综合征、外源性应用糖皮质激素所致
治疗上可采取生活方式干预、降糖治疗、病因治疗
定义
类固醇性糖尿病是由于体内糖皮质激素过多(内源性分泌过多或外源性应用)所导致的一种糖代谢障碍,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糖尿病。
分型
根据体内糖皮质激素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内源性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分泌增多(皮质醇增多症)
皮质醇增多症,也称为库欣综合征,是指各种病因导致的肾上腺分泌过多糖皮质激素所致病症的总称。
库欣综合征可致体内糖皮质激素分泌过量,可伴发类固醇性糖尿病。
外源性应用糖皮质激素
超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抗休克和抑制免疫作用,被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炎性疾病及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等。
可以经气道吸入、皮肤表面使用、口服或静脉应用、关节腔内或髓鞘内注射等方法给予外源性糖皮质激素。
外源性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能导致类固醇性糖尿病。
发病情况
我国类固醇性糖尿病的发病率目前仍缺乏大规模的调查研究。
国外一些小规模调查研究发现在应用糖皮质激素后糖尿病的发病率在8.8%~40%。
糖耐量无异常的患者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几年后发生糖尿病的几率为10%~20%。
内源性类固醇激素增多的患者中高达90%会出现葡萄糖耐量受损,30%~40%将伴发类固醇性糖尿病。
随着糖皮质激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类固醇性糖尿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