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反应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悸、胸闷、气短、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主要因从平原地区快速到达高原地区,对环境适应不足,使机体缺氧
可采取一般治疗、氧疗、药物治疗等进行治疗
患上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身体素质差的人好发
高原反应是什么?
定义
高原反应是较短时间内从平原到达高原地区后,因大气压下降,供氧减少,而机体对环境适应能力不足引起的缺氧性疾病。
高原反应是高原病病情较轻的状态。高原病严重时可出现高原肺水肿、高原心脏病等。
高原是指海拔(离海平面距离)3000米以上的地区。
相对于平原,高原地区大气压较低、空气稀薄,大气中氧含量较低,容易发生缺氧。
分型
根据病程分型如下。
急性高原反应:症状常发生在进入高原地区后6~24小时,在高原地区停留24~48小时后大部分可缓解,数日后消失。
慢性高原反应:急性高原反应持续3个月以上且不缓解。
发病情况
任何人都有可能发生本病。
患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身体素质较差者容易发生。
海拔多少米会出现高原反应?
高原是指海拔(离海平面距离)3000米以上的地区。相对于平原,高原地区大气压较低、空气稀薄,大气中氧含量较低,容易发生缺氧。但由于个体差异,有些人在低于海拔3000米的地区就出现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是病情较轻的状态,若发生高原肺水肿或脑水肿,会有生命危害。一旦出现高原反应,建议及时就诊。
出现什么情况说明有高原反应了?
进入高原地区后,如出现头痛、头晕、胸闷、气短,甚至意识丧失等表现,有可能出现了高原反应。
症状出现后应就地休息,建议平躺、注意保暖,有条件者可采取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到医院急诊科就诊。
高原反应怎么快速缓解?
发生高原反应时,可采取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停止活动,坐下或躺下休息,注意保暖,远离寒冷、潮湿环境。
食物应选择热量较高、易吸收消化的食物,如含糖巧克力等。
同时建议患者转移至海拔较低的区域。高原反应持续不缓解,应到医院急诊科就诊。
什么人容易发生高原反应?
患有呼吸道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慢性心功能衰竭等,肥胖、贫血者,进入高原后,易发生高原反应。
但高原反应和海拔高度、个体差异有关。所以不能准确估计什么人更易发生高原反应。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