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钠血症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血清钠浓度高于正常范围上限(145mmol/L)的病理状态
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无力、恶心呕吐和淡漠、烦躁、嗜睡等
体液大量丢失后补水不足、含钠高渗液输入过多、应用高钠透析液、脑外伤等
积极治疗原发病,限制钠的摄入量,防止钠输入过多
定义
血清钠浓度>145mmol/L的水、钠代谢障碍的病理状态[1]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血钠水平超过160mmol/L才会出现症状。
分类
高钠血症根据病因分为三种类型:单纯水损失、低渗液损失、摄入钠过多。
单纯水损失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水摄入不足。如:
病理原因导致渴的感觉不足,如尿崩症患者排尿过多,或使用大量镇静剂情况下,患者无自主要求,从而导致饮水量减少或不足。
处于高温、干燥环境,特别是甲亢、高热患者处于此环境并饮水不足时。
细胞外液因失水而渗透压升高,细胞内的水会向细胞外移动,最终导致全身性脱水。
低渗液丢失
临床上较为常见,急性胃肠炎、大量出汗、糖尿病高血糖均可导致低渗液损失。
摄入钠过多
各种原因导致进入体内的钠过多,如:
食入过多含钠食物,如因淡水缺乏而饮用大量海水。
治疗时向体内注射了过多的含钠液、透析时给予高钠透析液等。
摄入过多钠,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细胞外液容量增加,肾功能良好者尿量明显增加,高渗时细胞内脱水。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