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中毒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
概述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是指因过量服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药物而导致的中毒,以肝坏死为主要特征。对乙酰氨基酚具有解热、镇痛作用,是目前较常用的镇痛药、感冒药的主要成分。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急诊科
临床症状
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黄疸,甚至出现昏迷、呼吸抑制等症状。
危害
可引起肝损伤,甚至肝性脑病及爆发性肝衰竭危及生命。
并发症
低血糖、上消化道出血、肾损害、心肌损害、胰腺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检查
对乙酰氨基酚血药浓度检查、肝功能检查、凝血检查等。
诊断
根据过量服药史,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黄疸等肝损害症状,结合药物血药浓度、肝功能检查、凝血检查等可诊断。
治疗原则
应立即给予催吐、洗胃、导泻以清除毒物,特异性解毒剂及保肝药使用,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治愈性
轻度中毒患者可治愈,重度中毒患者预后差。
饮食建议
正常饮食。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