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容量休克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
概述
低血容量休克是由于大量失血,血浆丧失或体液丢失所引起的血管内容量绝对或相对不足,并由此引起心室充盈不足和心搏量减少,继而引起组织灌注不足、微循环障碍,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患者反应迟钝、脸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及尿量减少等。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急诊科
临床症状
患者反应迟钝、脸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及尿量减少等。
危害
晚期由于组织低灌注以及大出血、感染和再灌注损伤等原因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可导致患者死亡。
并发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急性心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肝衰竭等。
检查
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电解质及肾功能监测、血气分析、凝血功能监测CT、心电图中心静脉压测定等。
诊断
依据患者病史有无创伤出血、黑便、血便、大量呕吐、腹泻等表现,结合体格检查、血生化等结果可以诊断。
治疗原则
早期迅速查明病因控制继续失血失液、迅速液体复苏、输血与防治凝血功能障碍、重症监护、病因治疗,防治并发症。
治愈性
可缓解症状,改善病情。
饮食建议
静脉给予营养。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