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肉瘤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子宫肉瘤是指由子宫肌组织或结缔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
本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可出现异常子宫或阴道出血、盆腔包块、痛经等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长期雌激素刺激、其他部位放射治疗等有关
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为辅
定义
子宫肉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起源于子宫肌层或子宫内膜间质的结缔组织的恶性肿瘤。
多发生在子宫体部,少数发生在子宫颈部,恶性程度很高。
因其罕见和组织病理学的多样性,目前仍缺乏最佳治疗方案和与不良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的共识意见。
分类
子宫平滑肌肉瘤
子宫平滑肌肉瘤是最常见的类型,该肿瘤主要来源于子宫平滑肌细胞,被认为是一种真性肉瘤。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较为少见,该肿瘤来源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有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之分。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又分为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未分化子宫肉瘤。
其他罕见类型
其他罕见类型如子宫腺肉瘤、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横纹肌肉瘤等。
发病情况
子宫肉瘤约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1%,占子宫体恶性肿瘤的3%~7%,40~60岁多见。
子宫平滑肌肉瘤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子宫肉瘤的40%~50%,发病年龄常大于40岁。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占子宫恶性肿瘤的不足1%,是第二常见的子宫间叶源性恶性肿瘤,仅次于子宫平滑肌肉瘤。多见于40~55岁女性。
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发病年龄为28~67岁(平均50岁)。
未分化子宫肉瘤临床罕见,通常发生在绝经后女性(平均60岁)。
子宫腺肉瘤占所有子宫肉瘤的5%~10%,多见于绝经期妇女,也可见于青春期或育龄期女性。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