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常表现为下腹痛、痛经、不孕、同房不适、月经异常等
病因不明,可能与经血逆流、子宫内膜异位种植有关
根据病情及个人需求选择治疗措施,如期待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什么?
定义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
异位的内膜组织会随着卵巢激素变化,发生周期性的脱落、出血。
属于激素依赖性疾病。
分型
根据病变发生部位分型
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是指卵巢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根据大小可以分为微小病变型、典型病变型。
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是指分布于盆腔腹膜和各脏器表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以子宫骶骨韧带、直肠子宫陷凹和子宫后壁下段浆膜最为常见。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指病灶浸润深度大于5毫米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包括宫骶韧带、直肠子宫陷凹、阴道穹窿、阴道直肠隔、直肠或者结肠壁等部位的病灶,也包括膀胱壁和输尿管的病灶。
其他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包括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如腹壁切口、会阴切口等),以及其他少见的远处子宫内膜异位症,如肺、胸膜等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根据发病年龄分类
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
育龄期子宫内膜异位症。
围绝经期子宫内膜异位症。
发病情况
患病率
文献报道的患病率范围差异较大,为2%~48%。
近年来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人群分布
育龄期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高发时段,其中76%在25~45岁。
生育少、生育晚者发病明显高于生育多、生育早者。
偶尔可见于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前极少发生。
有文献报道,绝经后用激素补充治疗的女性也有发病者。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慢性盆腔疼痛及痛经人群中的患病率为20%~90%。
25%~35%不孕人群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
妇科手术中有5%~15%被发现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存在。
月经期间同房会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吗?
月经期间同房有可能会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种植在子宫腔以外的地方。目前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跟经血逆流有较大的关系。月经期间同房就会导致经血逆流,子宫内膜组织种植在子宫腔以外的地方,从而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
所以,月经期间,禁止同房。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使用中药治疗吗?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使用中药治疗,必要时要结合西医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表现为下腹痛、痛经、月经异常等表现,使用中药可以很好地缓解这些症状。但是,如果子宫内膜异位症已经出现了巧克力囊肿、输卵管堵塞等情况,需要配合西医手术治疗。
得了子宫内膜异位症,还能怀孕吗?
得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绝大部分人都能怀孕,少部分人有可能不孕。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有可能出现排卵障碍,精子、卵子不能正常结合,受精卵不能正常着床,从而导致不孕。但是,现在医学越来越发达,这些不孕的患者可以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如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