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为中老年最常见的
软组织肉瘤,是一种多形性肉瘤,大多见于老年人肢体,原发于外阴的罕见。有的病例以前诊断为多形性脂肪肉瘤、纤维肉瘤或
横纹肌肉瘤,现在均属于本病。
肿瘤大小,特别是肿瘤深度,与存活率关系很大。深在肿瘤比浅在者多1倍。深在者4年存活率明显减少,两者分别为40%及65%。除局部淋巴结转移外,肺转移也多见,为死亡的常见原因。肿瘤通常相当大。因其境界不清,故认为即使切除大小已足够,但仍有近半数出现复发。
外阴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多见于大阴唇。多数表现为无痛性、活动的皮下肿块,亦可表现为迅速生长的突出的巨大块物,大小为(2×2.5)cm-(12×5)cm。可伴表面皮肤溃疡。可分为2型,即浅在型与深在型,浅在型虽然可达筋膜,但多限于皮下组织,极少数也能侵犯浅表皮肤而发生破溃。深在
肿瘤或者完全位于肌肉内,或者从皮下组织通过筋膜进入肌肉。
1.实验室检查
组化和免疫组化:α1抗
胰酶蛋白和α1抗胰凝乳蛋白酶的
过氧化物酶染色呈阳性。免疫组化无特异性标志物,大多数vimentin、AACT、CD68、Lysozyme阳性,部分desmin阳性,而S-100阴性。
2.其他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
根据临床表现、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及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
1.手术治疗
外阴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易经血道和淋巴转移,转移与
肿瘤浸润深度明显相关。较深的病变应要广泛切除,否则容易复发转移。手术应行根治性的外阴切除术和局部病灶广泛切除术。对局限于皮下组织、未累及筋膜、低度恶性的患者可先行局部病灶广泛切除加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淋巴结转移情况决定是否进一步手术,如淋巴结均无转移则无需进一步更彻底手术。
2.药物化疗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化疗的特异性不强,常用药物有
多柔比星(阿霉素)、异环磷酰胺、
达卡巴嗪(氮烯咪胺)、
环磷酰胺和长春新碱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