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肺炎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因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肺部炎症性疾病
症状有发热、咳嗽,严重者可出现发绀、呼吸困难等
病因为病毒感染
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支持及对症治疗、药物治疗等
定义
小儿病毒性肺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性疾病。
分型
按照感染病毒的种类可分为多种类型,以下列出部分类型。
副流感病毒肺炎。
巨细胞病毒肺炎。
人类偏肺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病学
最常见的类型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其次为腺病毒肺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流感病毒肺炎多发生于冬春季,副流感病毒肺炎全年都可以发病。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多见于1岁以内儿童,腺病毒肺炎多见于6个月至2岁儿童,流感病毒肺炎2岁以下儿童易感,副流感病毒根据类型不同可多见于1岁以内或2~6岁的儿童。
呼吸道合胞病毒男女比例为(1.5~2)∶1。
流感病毒肺炎、副流感病毒肺炎、巨细胞病毒肺炎具有传染性,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接触、母婴垂直等一种或多种途径传染给他人。2020年开始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呼吸道传播:感染者说话、咳嗽、打喷嚏产生带有病毒的飞沫,易感人群吸入飞沫而被传染。
接触传播:易感人群接触带有病毒的分泌物后被传染。
母婴垂直传播:母亲体内的病原体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或分娩时胎儿接触产道内的病原体而被传染。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