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主要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阴道排液
发病主要与持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
常采用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全身治疗
与临床期别、病理类型等密切相关,有淋巴转移者预后较差
宫颈癌是什么?
定义
宫颈癌是发生在子宫颈部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
其预后与病理类型和分期等密切相关,越早治疗预后越好。如果有淋巴结转移,预后一般较差。
分型
根据病理类型分型如下:
浸润性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是宫颈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所有病理类型的80%,对放疗相对敏感。
根据显微镜检特点,鳞癌可以分为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等。
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指镜下发现小滴状、锯齿状癌细胞团,突破基底膜,浸润间质。
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指癌灶浸润间质范围超出微小浸润癌,多呈网状或团块状浸润间质。
其他亚型:包括乳头状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湿疣样癌、疣状癌、鳞状移形细胞癌和淋巴上皮样瘤样癌。
根据巨检特点,鳞癌可分为外生型、内生型、溃疡型、颈管型。
内生型:癌灶向子宫颈深部组织浸润,子宫颈表面光滑或仅有柱状上皮异位,子宫颈肥大变硬,呈桶状。常累及宫旁组织。
外生型:癌灶向外生长呈乳头状或菜花样,组织脆,易出血、坏死,常合并感染。常累及阴道。
溃疡型:内生、外生型合并感染,癌组织坏死脱落后可形成溃疡。
颈管型:癌灶发生于子宫颈管内,常侵入子宫颈管和子宫峡部供血层及转移至盆腔淋巴结。
腺癌
根据显微镜下特点腺癌可分为普通型宫颈腺癌、黏液性腺癌。
普通型宫颈腺癌是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约占宫颈腺癌的90%,该亚型绝大部分呈高-中分化。
黏液性腺癌亚型的特征是细胞内可见明确黏液,又进一步分为胃型、肠型、印戒细胞样和非特指型。
胃型腺癌,虽然分化非常好,但几乎是所有宫颈腺癌中预后最差的一种亚型。
腺鳞癌
癌组织中同时有鳞癌和腺癌成分。
腺鳞癌少见,占宫颈癌的2%~5%,预后较差。
其他少见类型
包括腺样基底细胞癌、绒毛状管状腺癌、内膜样癌等上皮性癌,神经内分泌肿瘤,间叶性肿瘤等。
发病情况
发病率与死亡率
宫颈癌的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是最常见的生殖道恶性肿瘤。
我国2015年新增宫颈癌病例11.1万,死亡病例3.4万。
由于我国宫颈癌筛查的普及,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子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
近年来,宫颈腺癌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占女性生殖道癌的20%~25%。
好发年龄
我国子宫颈癌患者中位发病年龄是51岁,主要好发于2个年龄段,40~50岁为最多,60~70岁又有一高峰出现,20岁以前少见。
流产后多久可以打宫颈癌疫苗?
流产后建议1个月后再打宫颈癌疫苗。
流产后身体一般比较虚弱,如果此时打疫苗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增加。1个月后身体基本恢复到正常生理水平,可以进行疫苗的注射。打完疫苗后,也需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HPV16感染后多久会发展成宫颈癌?
HPV16感染后90%以上可在2年内自然清除,少部分患者会持续感染HPV,如果持续5~10年,有可能会转变成宫颈癌。
建议女性每3年做一次宫颈液基细胞学监测(TCT),或每5年做一次人乳头瘤病毒(HPV)监测,如果发现异常,及时行阴道镜检查、活检,发现异常细胞,及时治疗,阻止正常细胞朝宫颈癌发展。
HPV疫苗打完后多久可以怀孕?
如果近期有计划怀孕者,不推荐HPV疫苗注射,建议在完成最后一剂疫苗接种3个月后再怀孕。
目前未发现HPV疫苗增加不良妊娠结局风险。但是为了安全起见,若近期有妊娠计划,建议推迟到哺乳期结束后再进行接种。若接种后发现怀孕,应推迟至分娩后再补充接种未完成的剂次。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