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气肿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纵隔内有气体积聚
常见症状为胸闷不适、咽部梗阻感、胸骨后疼痛
肺泡、食管、气管、支气管破裂,气体进入纵隔或其他部位导致
轻症以保守治疗为主,重症需要及时外科手术治疗
定义
纵隔位于两肺之间的胸内空隙。各种原因导致外界气体进入其内,积聚形成纵隔气肿,又称纵隔积气。气体一般来源于微小肺泡破裂,也可以是其内食管、气管等脏器损伤逸出的气体。
分类
按照发病原因分类
自发性纵隔气肿
特发性纵隔气肿:一般见于青少年,无基础肺部疾病。
继发性纵隔气肿:常有基础气道疾病,如哮喘急性发作、肺大疱、肺间质纤维化等。
创伤性纵隔气肿:因创伤引起的纵隔气肿。
医源性纵隔气肿:由于医疗操作如机械通气引起的纵隔气肿。
发病情况
有文献报道自发性纵隔气肿发生率在住院儿童和成人患者中为1/42000~1/800,在因哮喘接受紧急治疗的儿童中,其发生率为0.3%~5%。
高瘦的男性发生率尤其高。
新生儿期、婴儿后期和儿童早期、青春期为自发性纵隔气肿的三个发病高峰。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