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骨肿瘤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原发于其他器官的肿瘤转移至骨骼并继续生长所生成的肿瘤
早期有较轻疼痛,伴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剧烈疼痛、病理性骨折、压迫症状等
全身其他器官恶性肿瘤通过淋巴或血液转移至骨骼处
可采用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和心理治疗等方式
定义
某些原发于骨组织以外的恶性肿瘤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至骨组织引起的肿瘤。
以躯干及四肢骨的近心端为高发,远心端为低发,肢端者​极少见,靠近心脏的方向为近心端,远离心脏的为远心端,肢端一般指四肢的末梢。
早期可出现较轻的疼痛感,伴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剧烈疼痛、病理性骨折、压迫症状等。
分类
根据对骨质破坏的方式分类
转移性骨肿瘤根据对骨质破坏的不同方式可分为3类。
溶骨性骨转移
原来骨性的成分已经没有了,成为一个被软组织完全占据的骨肿瘤
是最常见的骨转移方式,乳腺癌和肺癌的转移以溶骨性转移为主。
成骨性骨转移
是其他脏器的一些癌细胞转移会诱导成骨细胞进行成骨,引起骨头硬化,病灶局部密度增高。
常来源于前列腺癌。
混合型骨转移
既有成骨性转移也有溶骨性转移。
各种肿瘤均可能出现混合型骨转移。
发病情况
转移性骨肿瘤总体发病率为32.5%。
转移性骨肿瘤发病率约为原发恶性骨肿瘤的35~40倍。
好发于中老年人,40~60岁的年龄段居多,儿童则多来自成神经细胞肿瘤。
男女比例约为3:1,多数病例为多发骨破坏。
90%以上的骨转移肿瘤来源于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甲状腺癌和肾癌。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