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肝癌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肝脏而形成的肿瘤病灶
肝脏肿大、肝区疼痛、黄疸、消瘦、乏力、贫血、腰背痛、腹水等
其他器官或组织的恶性肿瘤细胞通过血液循环、淋巴系统进入肝脏或直接侵犯肝脏
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
定义
转移​性肝癌又叫继发性肝癌,是指患者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细胞通过各种途径(包括血液循环、淋巴循环、邻近器官直接侵犯)转移到肝脏,继而在肝脏内定植、生长而逐渐形成的肿瘤病灶。
原发肿瘤主要为腹部的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和胃肠道的肉瘤等。
肺癌、乳腺癌、肾癌、宫颈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头颈部肿瘤、恶性黑色素瘤等也可发生肝转移。
肝转移癌一般发生在原发病灶出现后几个月、几年内,小部分可以和原发病灶同时被发现,极个别的情况是转移灶先被发现,之后才找到原发肿瘤。
发病情况
人体大部分脏器发生的癌肿都可转移到肝脏。尸检证实在各种类型的转移性肿瘤中,肝转移癌占41%,仅次于淋巴结转移(57%)。
转移性肝癌中有57%是原发于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其中结、直肠癌最易发生肝脏转移。在结、直肠癌初次诊断时,已发生肝脏转移的概率为10%~25%,术后5年转移发生率为13.1%~22.2%。
其他较多发生肝转移的原发癌包括胰腺癌、乳腺癌、胆囊癌、肝外胆管癌、胃癌、卵巢癌、头颈部肿瘤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