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
由于病变部位以及肿瘤性质的不同,临床症状有较大差异
致病原因及机制尚不明确,多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关
良性肿瘤和早期恶性肿瘤一般手术切除即可,中晚期恶性肿瘤多采用综合治疗方案
定义
肿瘤与肿块
肿瘤(neoplasm)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的生长不受机体生理调节,并且能够逃脱免疫系统的监视,进一步生长破坏正常的组织与器官。
肿瘤性增殖常常表现为机体局部的肿块,但某些肿瘤性疾病(例如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白血病)并不一定形成局部肿块。另一方面,临床上表现为“肿块”者也并不都是真正的肿瘤。
肿瘤的命名
良性肿瘤命名的一般原则是在组织或细胞类型的名称后面加一个“瘤”字。例如:腺上皮的良性肿瘤,称为腺瘤;平滑肌的良性肿瘤,称为平滑肌瘤
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癌(carcinoma)。例如:鳞状细胞癌、腺癌。
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sarcoma)。例如:纤维肉瘤、脂肪肉瘤骨肉瘤
同时具有癌和肉瘤两种成分的恶性肿瘤,称为癌肉瘤(carcinosarcoma)。
除上述一般命名方法以外,有时还结合肿瘤的形态特点命名,如形成乳头状及囊状结构的腺瘤,称为乳头状囊腺瘤;形成乳头状及囊状结构的腺癌,称为乳头状囊腺癌。
严格来说,癌仅指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但日常所说“癌症”(cancer),通常泛指所有恶性肿瘤,包括癌和肉瘤等。
分类
按生物学行为分类
良性肿瘤
过度增殖的肿瘤细胞局限在一定范围内,有明确的边界。
通常呈膨胀性生长,生长缓慢,极少侵袭周边脏器、淋巴结或转移至远处器官,对机体危害较小。
恶性肿瘤
过度增殖的肿瘤细胞具有侵犯周围脏器组织及转移至远处器官的能力。
此类肿瘤通常无包膜,与周围正常组织边界不清晰,且生长迅速,不断侵蚀正常组织细胞,对人体健康伤害较大,严重时危及生命。
交界性肿瘤
又称为中间型肿瘤,其临床特征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
此类肿瘤细胞的形态上可属于良性,但呈浸润性生长,切除后易复发,多次复发后有的可出现转移。细胞形态上也可能符合恶性,但没有明显地扩散转移等恶性表现。
按组织起源分类
上皮组织肿瘤
来自被覆上皮(鳞状上皮、移行上皮和柱状上皮等)及腺上皮的肿瘤。
间叶组织肿瘤
来自胚胎时期中胚叶所分化发育的各种组织,又可分为以下主要几类:
结缔组织肿瘤:来自纤维组织、脂肪组织、软骨和骨组织的肿瘤。
骨肉组织肿瘤:来自平滑肌和横纹肌的肿瘤。
脉管组织肿瘤:来自血管和淋巴管的肿瘤。
造血组织肿瘤:来自淋巴组织和骨髓组织的肿瘤。
神经组织肿瘤
来自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神经鞘膜细胞等组织的肿瘤。
其他类型肿瘤
有些来自上述两种以上的组织,还有些来自胎盘等特殊组织的肿瘤。
发病情况
世界上发病率前十的恶性肿瘤占新发恶性肿瘤总数的63%,分别是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皮肤癌、胃癌、肝癌、宫颈癌、食管癌、甲状腺癌
在我国,2020年前十位恶性肿瘤占新发总数的78%,分别是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肝癌、食管癌、甲状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宫颈癌。
恶性肿瘤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上皮组织恶性肿瘤(癌)的发病率一般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癌的发生率显著增加。有一些肿瘤则好发于儿童或青年人。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