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原发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恶性肿瘤,可侵犯邻近器官和血管
早期症状不明显,中晚期出现肝区疼痛、腹水、黄疸、消瘦、食欲下降等表现
主要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曲霉毒素和遗传因素等相关
手术治疗为主,辅以介入化疗治疗、放射治疗和靶向免疫治疗
定义
原发性肝癌是指原发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可侵犯邻近器官和血管,75%~85%为肝细胞型肝癌。
原发性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中后期主要表现为肝区疼痛、乏力、腹水、消瘦、恶心呕吐等症状。
分型和分类
根据病理学类型不同分类
肝细胞型肝癌:占原发性肝癌的75%~85%,容易经门静脉系统在肝内播散而出现肝内转移,也容易在门静脉内形成癌栓,引起门静脉高压表现。
肝内胆管癌:占原发性肝癌的10%~15%,常由肝内胆管结石、硬化性胆管炎等疾病引起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恶变而出现恶性肿瘤。
混合型肝细胞癌-胆管癌:较少见,侵袭性较高,生存率较低。
发病情况
在中国,原发性肝癌是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和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